软化水处理及其技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膜的分类与分离 渗透蒸发技术 1. 渗透蒸发技术和渗透蒸发膜的特点 渗透蒸发是近十几年中颇受人们关注的膜分离 技术。 渗透蒸发是指液体混合物在膜两侧组分的蒸 气分压差的推动力下,透过膜并部分蒸发,从而达 到分离目的的一种膜分离方法 。可用于传统分离手 段较难处理的恒沸物及近沸点物系的分离。具有 一 次分离度高、操作简单、无污染、低能耗 等特点。 渗透蒸发的实质是利用高分子膜的选择性透过 来分离液体混合物。其原理如图 6 所示。由高分 子膜将装置分为两个室,上侧为存放待分离混合物 的液相室,下侧是与真空系统相连接或用惰性气体 吹扫的气相室。混合物通过高分子膜的选择渗透, 其中某一组分渗透到膜的另一侧。由于在气相室中 该组分的蒸气分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因而在膜表 面汽化。蒸气随后进入冷凝系统,通过液氮将蒸气 冷凝下来即得渗透产物。渗透蒸发过程的推动力是 膜内渗透组分的浓度梯度。 图 6a 渗透蒸发分离示意图 ( 真空气化 ) 液相室 气相室 膜 真空泵 冷凝液 冷凝器 图 6b 渗透蒸发分离示意图 ( 惰性气体吹扫 ) 液相室 气相室 膜 冷凝液 冷凝器 惰性气体 惰性气体净化利用 3. 渗透蒸发技术应用领域 渗透蒸发作为一种无污染、高能效的膜分离技 术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很 高的单级分离度,节能且适应性强,易于调节。 目前渗透蒸发膜分离技术已在 无水乙醇的生产 中实现了工业化。与传统的恒沸精馏制备无水乙醇 相比,可大大降低运行费用,且不受汽 — 液平衡的 限制。 反渗透技术 1. 反渗透原理及反渗透膜的特点 渗透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现象。人类很早以前 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渗透或反渗透分离物 质。目前,反渗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普遍使用 的现代分离技术。在海水和苦咸水的脱盐淡化、超 纯水制备、废水处理等方面,反渗透技术有其他方 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图 4 渗透与反渗透原理示意图 渗透和反渗透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如果用一张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半透 膜将两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隔开,水会自然地透过 半透膜渗透从低浓度水溶液向高浓度水溶液一侧迁 移,这一现象称渗透 (图 4a ) 。这一过程的推动力 是低浓度溶液中水的化学位与高浓度溶液中水的化 学位之差,表现为水的渗透压。 随着水的渗透,高浓度水溶液一侧的液面升高 ,压力增大。当液面升高至 H 时,渗透达到平衡, 两侧的压力差就称为渗透压 (图 4b ) 。渗透过程达 到平衡后,水不再有渗透,渗透通量为零。 如果在高浓度水溶液一侧加压,使高浓度水溶液 侧与低浓度水溶液侧的压差大于渗透压,则高浓度 水溶液中的水将通过半透膜流向低浓度水溶液侧, 这一过程就称为反渗透(图 4c )。 反渗透技术 所分离的物质的分子量一般小于 500 ,操作压力为 2 ~ 100MPa 。 用于实施反渗透操作的膜为 反渗透膜 。反渗透 膜大部分为不对称膜, 孔径小于 0.5nm ,可截留溶 质分子。 2. 反渗透与超滤、微孔过滤的比较 反渗透、超滤和微孔过滤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 力使溶剂通过膜的分离过程,它们组成了分离溶液 中的离子、分子到固体微粒的三级膜分离过程。 一般来说, 分离溶液中分子量低于 500 的低分子 物质,应该采用反渗透膜;分离溶液中分子量大于 500 的大分子或极细的胶体粒子可以选择超滤膜,而 分离溶液中的直径 0.1 ~ 10μm 的粒子应该选微孔膜 。 以上关于反渗透膜、超滤膜和微孔膜之间的分 界并不是十分严格、明确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 定的相互重叠。 表 3 反渗透、超滤和微孔过滤技术的原 理和操作特点比较 分离技术类型 反渗透 超滤 微孔过滤 膜的形式 表面致密的非对称膜、复合 膜等 非对称膜,表面有微孔 微孔膜 膜材料 纤维素、聚酰胺等 聚丙烯腈、聚砜等 纤维素、 PVC 等 操作压力 /MPa 2 ~ 100 0.1 ~ 0.5 0.01 ~ 0.2 分离的物质 分子量小于 500 的小分子物质 分子量大于 500 的大分 子和细小胶体微粒 0.1 ~10μm的粒 子 分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