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种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之间地异同.docx

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种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之间地异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三种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同 继承性 同为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是对察举制 的继承与发展。 异 出现条件 在西汉国家统一的 东汉末天下大乱, 隋朝统一全国后, 为了 前提下, 为适应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的需要而形成的一 曹魏政权为更好地 统治和平衡所辖区 的各种力量而逐步 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 与政权和加强中央集 权的需要而逐步形成 的一种通过分科考试 种荐举人才的制度。 形成的选官制度。 的方式进行选官的制 度。 荐举方式 推举和考试相辅而 是否出身于世家大 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行 族( 血统与姓族是 否高贵)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 和制科两类) 选才标准 主要看重才德 品第偏重门第高低 不仅看考试成绩, 还要 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 上品五寒门,下品 无势族) 选才依据 才德都曾成为两者选拔人才的依据, 无论 才学作为选拔人才的 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 , 还是从考试的方式 依据,文章表达能力成 和程序来看 , 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 为决定士人前途的重 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 要因素;开放考试, 吸 与、民意无从体现。 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 权。 衰败及废 东汉后 期选 拔官吏 到了隋朝,由于封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 除缘由 中钻营请托、 结党营 建经济发展,豪门 士,从一定程度上维护 私和弄 虚作 假之风 士族地主势力日益 了封建专制治, 但是其 盛行,察举制渐趋败 削弱,已失去了政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 坏。 治上的垄断地位, 想,也把科举考试制度 寒门庶族地主有了 本身引向绝路。 更大的经济地位和 力量,要求参与政 权。随着门阀制度 的衰落和科举制实 行,此制终被废除。 作用 大官僚 和大 富豪子 在当时多少改变了 集中了选士权, 团结广 弟垄断 官位 的局面 州、郡地方长官随 大庶族地主, 打击了士 有所改变, 使一般地 意左右、受贿营私 族势力,解决地主阶级 主子弟 入仕 的门径 的状况,选拔出一 内容的矛盾, 提高了官 比过去拓宽了, 少数 些比较有才能的人 员的素质,扩大了统治 出自社 会下 层的人 进入仕途,不仅成 基础,加强了中央集 士,也得到了入仕的 为维护和巩固门阀 权,为历代沿用。 文章 1 机会。同时所举之人 统治的重要工具﹐ 表达能力成为决定士 无任何军功, 不易对 而且本身就是构成 人前途的重要因素, 这 皇权产生威胁, 这对 门阀制度的重要组 对极不平等的传统社 加强皇权, 维护统治 成部分。 会而言,无疑是一个历 集团的利益, 具有重 史性跨越。 大的意义。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利 察举之精神乃在于选贤 采用“唯才是举”的 开放考试,打破了血缘世袭 任能,能从各方面多角 用人政策,对人才的考 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度录取人才, 比较灵活。 察更加精细,能不断的 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 不拘一格。避免了华而 创造人才,发觉人才。 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 不实的 “庸才”被启用。方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 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 式、途径比较随意。对 下。其加速了魏晋以来 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 已录用人才的掌控也比 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 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 较精细。除一般定期选 展。 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 举外,大抵随皇帝之意 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 旨,以应当时之需。这 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 种用人唯才的考选方 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 法,在政治上不仅有 “募 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 求”作用,更使汉代人 ——考试——做官”三者联 才辈出,汉室富强之基 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 得以奠定,更有利于中 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 央集权。 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 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 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 了唐诗繁荣。 弊 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 九品中正制则一直是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应试者 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 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 按照既定格式作文,科举考 官之手。当时被举者占 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被 试日趋僵化,从内容到形式 四分之三是现任官吏, 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比 严重钳制了应考者的思想 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 较大。魏晋时期, 门阀 发展;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 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 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 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 在东汉后期, 任人唯亲、 吏选拔之权, 于是,才 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 唯财、唯势,权门势家 德标准逐渐被忽视, 家 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 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 世则越来越重要, 甚至 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 弊百出,出现 “举秀才, 成为唯一的标准, 到西 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 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晋时终于形成了“上 的重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