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共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页 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 所有资源免费无限次下载。想要查找本课的所有资料,就在网站任何一个网页搜索课文题目。地址:作者:于永正   资料袋:长相思,词牌名,36字。前后片各四句。前人多用以写人的思念之情,始见唐代白居易词。  一、揭课题。  写课题。读课题:长相思三首。出示资料袋。  t:过去人们通常用来写怀念之情,思念之情的。预习过了么,谁来读一读。  二:初读  1、指读:  第一首:“汴水流……”唐·白居易  第二首:“秋山青,秋水……”明·张煌言  第三首:“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宋·万俟咏(指出复姓:万俟)  (分别叫3个学生来读这三首词)  t:通过预习,能把课文读到这个程度,老师很满意。下面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看看能读动多少,看看还有哪些读不懂。(这就是要求)。  2、自由读。  t:一边读一边看注释。  (1)、默读,再看注释,老师巡视。  t:看看能读懂多少?  (2)、交流。  t:通过看注释,你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问题?是不是通过看注释,你基本上把整首诗的意思弄明白了么?  理解“汴水”“泗水”。  t:看懂了,记住了,谁能不看讲稿告诉老师。(方法的渗透,学习要学会记住,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知识,要记的)  t:“月明人倚楼”中的“人”指的是谁?这要弄明白。  s(回答略)  t:不错,有收获。  t:你对张煌言了解么,知道的站着说。  s:(略)  t:我要求好的记忆,能不能不看着说。  s:(略)  t:说完了,有补充了么?  s:被“叛徒”俘虏了。  t:说的通么?改改。  s:被“敌人”俘虏了。  t:说完了。为什么要分3次说完。你能不能一次说完?  s:张煌言因为叛徒出卖,被敌人俘虏,慷慨就义。  t;张宁死不屈,……孤军作战……杭州,何等的壮烈!(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体会是一个爱国者)  t:午梦惊秋醒未醒。  s:(略)  t:非常好,这是一种能力。把话清晰的说了。  t:“梦难成……不道愁人不喜听”怎么理解?  s:(略)  教师接着学生的讲解做适当的补充。  t:不错。  t:学古诗一定要看注释,这是学古诗的好办法。(学法总结)  二、悟诗情。  1、2首  1、前两首,他们思念的是谁?  学生默读。老师巡视并吟诵:思幽幽,恨幽幽,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老师引经据典。)  2、s:想念丈夫。(板书丈夫)  3、读。  t:张煌言思念的又是谁呢?  s:故乡(板书故国故乡)  t:妇人,还有张煌言是在什么情况下思念的?边读边做记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要圈圈点点。(无时不刻渗透方法)  s:是夜晚的时候。  t:同意么?看老师写字。(板书:夜)读  s:“思幽幽……”  t再读  s:第2首“故国盟……”  t;思念亲人,思念故国为什么在夜里的思念特别强烈呢?  s:漫长,寂寞,沉寂,……  t:夜深人静,一个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国家的人,是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有一个诗人说(诗略)(教师相机吟诵,引用了一首诗,足见其文学的功底之深厚)……所以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  s读第一首。第二首。  t:板“?”,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这晚上都有什么?看书!拿出笔,找准,这样你的记忆就非常牢固。(学习方法的渗透)  s学生看。  s:这夜晚都有月亮!  t: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巧啊!太巧了,都是有月亮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巧,都有月亮?说说看!  s;因为月亮代表思念亲人的。(板书:月)  t:有补充么?他说的有道理。  t:听我说,月亮本身就是一首诗,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还记得,静夜思么?背!  s:(略)  t:苏轼在中秋节写了一首词,记得么,有这样的饿=诗句:“月有阴晴圆缺……”  想的太奇特了。唐朝的杜甫也写了《月夜忆舍弟》其中两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t:难怪白居易笔下的妇人如此思念她的亲人啊。读!  s读整首词。(两首都读了)  t:真好!!  t:再来看第一首,皓月当空,妇人看到了什么?  s:汴水 泗水  t;她的心也随着水流到了那里?  s:“流到瓜洲古渡头”  t;她好像看到了——  s:“吴山点点愁”  t;是啊,她望啊,望啊,想啊,想啊。(板书;望)她想什么?望什么?  s:她盼望着丈夫哪年回来?  t:是啊!(板书)是啊,多么深情多么感人。读!!  s:读全文。  t;妙啊!  t:再看第2首。这什么字?  s:秋!  t: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了。”这“秋”字非常有意思。  s读“秋山青,秋水明”  t:他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这么美?  s:(略)  t:是的。大明朝灭亡了……物是人非。所以他睡的着么?一个“惊”字写出了他……(教师用叙述的方式把学生带到

文档评论(0)

135****2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