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6
《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汽学函【2018】56号,任务号为2018-3:。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防腐蚀与老化分会提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菲瑟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深圳恒邦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衡阳舜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宏正(福建)化学品有限公司、常州博瑞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福宜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本标准是基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摩擦消耗掉全世界约1/3的一次能源,磨损致使大约60%的机器零部件失效。我国高端装备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可靠性差、寿命短,主要原因之一是运动部件的摩擦磨损问题。因此,摩擦是机械系统的关键共性问题,低摩擦技术是机械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发动机作为机械系统的典型代表,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机械运动形式。有报告指出:低摩擦技术的应用有望降低摩擦18-60%。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部将低摩擦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技术。国务院相关规划(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国办发〔2013〕12号))强调发展低摩擦技术。
类金刚石薄膜是现有固体润滑薄膜中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的薄膜之一。在国家863、国家973、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历经10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取得了类金刚石薄膜的在汽车发动机上批量化应用。本技术文件规范“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旨在提高我国发动机制造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指导类金刚石薄膜在发动机领域的研发、应用,提高我国发动机技术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1.3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于2017年11月开始标准学习;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份进行了标准相关的试验操作工作;2018年2月至5月进行了标准编写工作;2018年5月份至10月份对标准进行了申报、修改及讨论。预计2018年12月底之前完成标准的公布工作。
2018年5月22日在上海召开了“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的启动会,会议上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本标准的任务来源、技术内容、编制说明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宣布成立标准起草组。各起草人对本标准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处理汇总处理表,其中大部分意见被予以采纳和接受。
2018年9月7日,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通过征求意见稿评审会。
2018年10月8日,起草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8年12月4日,拟在西安召开标准审查会。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制定原则
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对行业相关的技术信息进行了调研,分析主要技术内容,在充分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类金刚石薄膜测试方法标准、调研了国内外对类金刚石薄膜分析的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参考了《ISO 25178.2-2012 表面性状(表面粗糙度测量)》、《GB/T 30707-2014 精细陶瓷涂层结合力试验方法 划痕法》、《GB/T 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7754-2012 摩擦学术语》、《GB/T 1031-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 230.1-2009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587-2006 盐雾试验箱技术条件》、《GB/T 6461-2005腐蚀后试样及评级》、《JB/T 7707-1995离子镀硬膜厚度试验方法球磨法》。本标准对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利用氧弹设备将电线电缆用聚合物材料充分燃烧、产生的烟雾以溶液的方式充分吸收、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试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卤素含量测试的准确性及实现不同卤素含量的连续自动检测。
2.1.1通用性原则
本标准提出的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不仅适用于发动机各类零部件,包括金属材质、工程塑料等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等的质量控制、性能检测、工艺验证等,对于汽车其它类零部件,相似环境下的零部件表面类金刚石薄膜应用亦可参照使用,通用性高。 
2.1.2指导性原则
本标准提出的发动机零件低摩擦类金刚石薄膜技术条件能为类金刚石薄膜提供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