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植物基础11-2009-植物的抗逆生理2讲课资料.ppt

风景园林植物基础11-2009-植物的抗逆生理2讲课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植物的抗逆生理 ;冷害;旱害;对干旱的适应;第一节 植物逆境生理概论 ;二、抗逆性及方式 抗逆性(hardiness)植物对逆境抵抗和忍耐能力。 抗性的方式: 逆境逃避(stress avoidance)指由于植物通过各种方式摒拒逆境的影响,不利因素并未进入组织,故组织本身通常不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逆境忍耐(stress tolerance) 指植物组织虽经受逆境对它的影响,但它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者修复由逆境造成的伤害,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二、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变化与代谢特点 (一)形态结构??化 有以根系发达、叶小以适应干旱条件;有扩大根部通气组织以适应淹水条件;有生长停止,进入体眠,以迎接冬季低温来临等。 (二)生理生化变化 1.生物质膜透性的增大,内膜系统可能膨胀、收缩或破损。 2.诱导形成逆境蛋白:多种逆境诱导形成新的蛋白质(或酶) 3.植物有两种系统防止活性氧的危害:酶系统和非酶系统 4. 脱落酸含量增加:低温、高温、干旱、盐害等多种逆境下,ABA含量都会显著增加,ABA作为一种胁迫激素或信号物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植物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可能是ABA。;渗透调节与抗逆性 (一)渗透调节的概念 多种逆境都会对植物产生水分胁迫。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其渗透势,保持一定的压力势,这样植物就可保持其体内水分,适应水分胁迫环境,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正常膨压,渗透调节物质包括无机离子及有机溶质。 (二)渗透调节物质 1.无机离子 2.脯氨酸 3.甜菜碱 4.可溶性糖 ;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冷害对植物的伤害除了与低温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直接有关外,还与植物组织的生理年龄、生理状况以及对冷害的相对敏感性有关。温度低,持续时间长,植物受害严重,反之则轻。在同等冷害条件下,幼嫩组织器官比老的组织器官受害严重;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中,生殖生长期比营养生长期对冷害敏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前后最敏感)。 根据植物对冷害的反应速度,可以把冷害分为两类。 直接伤害:植物受低温影响几小时,最多在一天之内即出现伤斑及坏死,禾本科植物还会出现芽枯、顶枯等现象,说明这种影响已侵入细胞内,直接破坏了原生质活性; 间接伤害:植物在受到低温危害后,植株形态并无异常表现,至少在几天之后才出现组织柔软、萎蔫,这是因为低温引起代谢失常、生物化学的缓慢变化而造成的细胞伤害。 ;冷害植物的生理变化;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 硫氢基(巯基)假说 (1)原生质结冰脱水,蛋白质分子相互接近 (2)硫氢基的彼此接近导致双硫键的形成 (3)蛋白分子凝聚变性 解冻时蛋白质再度吸水,而双硫键的存在 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生理功能丧失。 ;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第三节 植物的抗热性;三、症状与危害: 1.症状:热害后叶绿素破坏严重,叶片出现死班,叶色变褐、变黄;树干(特别是向阳部分)干燥、裂开;鲜果(如葡萄、番茄等)灼伤,后来受伤处与健康处之间形成木栓,有时甚至整个果实死亡;出现雄性不育,花序或子房脱落等异常现象。高温对植物的危害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2.危害: (1)间接伤害: ①饥饿,因光合低于呼吸,消耗同化物过多; ②毒性,有氧呼吸被破坏,无氧呼吸产生有毒物质,蛋白分解产生NH3; ③生化障碍,必须的生物活性物质缺乏; ④蛋白质破坏,水解酶作用,ATP减少,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 (2)直接伤害: ①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破坏; ②脂类液化,破坏膜结构。;植物耐热性的机理 生长在干燥和炎热环境的植物,其耐热性高于生长在潮湿和冷凉环境的植物 成长叶片的耐热性大于嫩叶,更大于衰老叶;种子休眠时耐热性最强,随着种子吸水膨胀,耐热性下降;果实越成熟,耐热性越强。 温度对植物耐热性有直接影响 ,高温锻炼有可能提高植物的抗热性。 细胞含水量低,耐热性强。干燥种子的抗热性强,随着含水量增加,抗热性下降。 氮素过多,耐热性减低;相反,营养缺乏的其热死温度反而提高。 ;第四节 植物的抗旱性;第四节 植物的抗旱性;干旱机理: 1.原生质脱水是旱害的核心; 2.破坏原生质膜上脂类双分子层的排列,改变了膜透性,使化谢紊乱; 3.光合与呼吸失调; 4.蛋白质分解加快;DNA、RNA合成减弱,脯氨酸积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