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评试题含答案(共3套).docVIP

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评试题含答案(共3套).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期中复习测评1 一、认真听短文,完成练习。(5分) 1.春秋时期,吴、越两国是____________的近邻。(2分)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吴、越两国因为战争彼此仇恨很深。(   ) (2)吴、越两国的百姓各自乘船渡江。(   ) (3)吴、越两国的百姓最后齐心协力战胜了风浪。(   ) 二、积累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ú jiàn pú tɑo jià shǐ ào mì kòng xì xuǎn zé mào shèng bēi cǎn 2.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堤(dī)    B.豌豆(wǎn) C.茎叶(jīng)  D.花蕊(ruǐ)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笼罩  奋奋不平  B.电据  漫天卷地 C.立既  横七竖八  D.违抗  精疲力竭 (3)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全部是多音字的一项是(   )。 A.家雀 倾斜 系鞋带 B.投降 均匀 笑嘻嘻 C.少年 挣扎 轰隆隆 D.弯曲 洞穴 系铃铛 (4)“人声鼎沸”中“鼎”的意思是(   )。 A.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大 C.锅 D.正当,正在 (5)下面的词语中,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山崩地裂      B.震耳欲聋 C.腾云驾雾      D.鸦雀无声 (6)奶奶一生(   ),总是过得十分快乐。 A.半明半昧      B.随遇而安 C.风号浪吼      D.归根到底 3.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 ①隐蔽  ②隐藏 (1)地下通道有两个出气口,在非常(   )的地方。 (2)小豆豆的心里(   )着一个小秘密,她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别人。 ①发现  ②发觉 (3)听到妈妈的喊声,他才(   )外面下雨了。 (4)马小虎(   )自己的作业本又不见了。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小女孩用兴奋的目光望着这座小小的花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住宅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积累填空。(8分) (1)《暮江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卫填海》中,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三、阅读理解。(25分) 1.课内阅读。(7分)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选段主要写(  )。(2分) A.爬山虎      B.爬山虎的脚 C.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根据选段内容填空。(3分) 脚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