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原料气中CO2吸收塔的设计肖永鹏.doc

合成氨原料气中CO2吸收塔的设计肖永鹏.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CO吸收塔的设计合成氨原料气中2专业班级:11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生姓名:吴雪锋 学 号:JP114017 指导教师:郑争志 2014.6.82014.5.22起止日期:— 1 引言 1.1 合成氨原料气中CO的脱除工艺发展及现状 2气体净化是工业上重要的过程之一。随着各工业过程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对原料气体进行净化处理,有的需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有的需要对尾气进行净化等。 在合成氨生产中,由于制气原料主要碳和含碳化合物,经制气和一氧化碳变换后,变换气中除含有对氨合成有用的氢气等,同时还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对氨合成有害的杂质组分。在这些杂质组分中又以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如在生产过程中,不及时将二氧化碳从变换气中除去,将会使后续工序无法正常进行。 脱除原料气中大量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化学吸收法、物理化学法和物理吸收法。本次设计中主要运用物理吸收法。则以下主要介绍物理吸收法。 物理吸收法是指吸收剂并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类脱碳方法。它是基于不同压力下的二氧化碳在吸收剂中有不同的平衡溶解度这种性质而发展起来的。这类方法中的吸收剂大多为有机溶剂,它们普遍具有溶解二氧化碳量大的特点,尤其是在加压时。此外吸收剂的再生大多不必加热,仅通过简单的降压或常温气提(惰性气体吹洗) 。碳酸丙烯酯脱除CO到五十年代才有较系统的报导, 它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 2而且原料易得, 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六十年代开始, 有专利刊出, 把碳酸丙烯酯用在合成氨工业中的脱除原料气中二氧化碳。从变换气中脱出二氧化碳在合成氨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过去我国较多采用水洗的方法, 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大量循环水耗费巨大的动力, 水洗法所耗电能约为200瓦/(吨氨)。若用乙醇胺的水溶液脱除, 溶液再生需耗热, 在燃料紧张地区,也不可取。为此希望寻找一种有机溶剂, 既能溶解大量CO, 而且可减压2再生, 减少燃气消耗。过种观点已成为许多工程技术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六十年代以来, 新溶剂的选用已成为酸性气体净化的基本方向。在报导中选用的溶剂有碳酸丙烯酯(PC)、甘油三醋酸酯、甲氧基三甘醇醋酸酯、丁氧基二甘醇三酸酯等, 从合成的角度和物性的要求出发, 又以PC较为优越。在常压下, COPC在2. 中的溶解度是其在水中的四倍, 随着压力的增加, CO在PC中的溶解度增加尤为2明显。目前不但已进行了较多的PC一CO体系的基础数据研究, 而且到1975年2为止,国外已有十个工厂用PC来脱除CO,其中有七小工厂是处理天然气的, 二2 一个厂是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个厂是生产氢, 碳酸丙烯酯为环状有机碳酸酯类化合物,在常温下为略带芳香味的液体,纯净时无色透明,分子式为CHO,相对分子质量为102.9㎏/kmol,密度略大与水。346它对二氧化碳、硫化氢及一些有机硫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而对氢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氧气等的溶解度要小得多。如以氢气在碳酸丙烯酯中的溶解度为基准,则同样温度与压力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为氢气的130倍左右,硫化氢为氢气的420倍左右。由于不同气体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差别很悬殊,这就为该溶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奠定了理论基础。 碳酸丙烯酯的稳定性较好,在工业上连续运转十余年后仍不影响其吸收效率。溶剂在吸收了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后,对普通碳钢的腐蚀性仍较低,因此在工业上可用普通碳钢作为主要设备的材质。 用碳酸丙烯酯作为吸收剂来吸收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与其他脱碳方法相比,在净化度相同的情况下,也以碳酸丙烯酯法的能耗和可比操作费最低。 目 录 一 概述 1.1设计依据.............................................. 1.2技术来源.............................................. 1.2设计任务及要求........................................ 二 计算过程 2.1基础数据计算.......................................... 2.1.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1.2吸收剂组成和吸收剂用量............................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