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概述.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软交换技术概述 前言 自从第一款产品在电信市场上成功推出以来,“软交换”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电信 行业中倍受青睐的时髦用语。由于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 功能,又能同时处理 IP 通信,软交换技术承诺可提供许多优势,如轻松整合电 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及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 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 功能(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 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 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 IP PBX 应用获得了巨大 成功。受到 IP PBX 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 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 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 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 (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 ISC (Inrerntional SoftSwi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 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 IEIF、ITU-T 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 SoftSwich 论坛 ISC 的定义,SoftSwich 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 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 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 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 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 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 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 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主要组成 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软交换系统主要应由下列设备组成: 1)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 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2)业务平台(Service Platform)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 和应用服务器。 3)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 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 MTP 承载的,在软交换体系中 则需要由 IP 来承载。 4)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 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nking Gateway)、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无线网关 (Wireless Access Gateway)等。 5)IP 终端(IP Terminal)目前主要指H.323 终端和 SIP 终端两种,如 IP PBX、 IP Phone、PC 等。 6)其它支撑设备。如AAA 服务器、大容量分布式数据库、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等,它们为软交换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软交换体系涉及协议非常众多,包括H.48、STCP、ISUP、TUP、INAP、H.323DIUS、 SNMP、SIP、M3UA、MGCP、BICC、PRC、BRI 等。国际上,IETF、ITU-T、SotxSwitch Org 等组织对软交换及协议的研究工作一直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许多关键协议 都已制定完成,或趋于完成。这些协议将规范整个软交换的研发工作,使产品从 使用各厂家私有协议阶段进入使用业界共同标准协议阶段,各家之间产品互通成 为可能,真正实现软交换产生的初衷——提供一个标准、开放的系统结构,各网 络部件可独立发展。在软交换的研究进展方面,我国处于世界同步水平。信息产 业部 “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 199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