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境说”和“典型论”的异同.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中国与西方的理论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对艺术美之奥妙, 作了深入的、 长期的探索, 其结晶就 是意境说与典型论。 这正是意境说与典璎论最根本的相同之处。 然而。 由于中西不同的社历 史背景, 不同的文学艺术实践的丰厚之土壤, 使得这种共同探索的结晶闪现出璀灿夺目的迥 异色彩。意境说与典型论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主观与客观 主观与客观,情与景,这是构成文学艺术之“二原质” 。任何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是主观与 客观的高度统一,情与景的妙合无垠。无论是典型还是意境, 它们都必须两者兼有,苟缺其 一,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但是, 典型与意境绝对不是一码事。 典型论与意境说最基本的 特征与区别是典型论偏重于客观, 意境说偏重于主观; 典型论注重于客观形象的再现, 意境 说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 西方从具有商业性与宗教性的社会产生了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摹仿 再现的叙事文学传统.典型论即产生于这一传统, 而亚里士多德的 “摹仿说”是典型论产生 的直接理论基础。 这些因素决定了典型论这一最基本的特征——偏重于客观生活的再现。 典 型论反对作家自己跑进作品里去没完没了地抒发议论. 而主张倾向应当从作品形象中自然而 然地流露出来。 与典型论相反, 意境说偏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 这种特征是被从具有宗法性 与农业性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出来的以表现为特征的抒情文学传统所决定的. 并受影响于儒 家学派的文学起源论——“物感说”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意境说在偏重于主观情感抒发的 同时也十分重视客观形象的描绘。 两者的本质区别仅在于描绘形象之目的不同. 典型论追求 的目的是描绘客观形象;意境说的目的是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 二、人物与境物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根本特征, 作为中西文艺审美核心的意境说与典型论, 当然都要求描绘 出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 但两者有所偏重。 意境的形象偏重于描绘境物, 典型的形象偏重于 描绘人物。 这种差别主要是中西不同的文学艺术实践造成的。 西方的叙事文学传统主要是摹 仿人物的行动.中国的抒情文学传统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情感。行动必须由人物形象来体现, 而情感主要通过境物形象来抒发。 另外, 西方的叙事文学以悲剧和史诗为主。 中国的抒情文 学主要以短小诗章为主. 这种不同的艺术类型。 也是形成意境说与典型论这一差异的重要因 素之一。西方的典型论从萌芽到成熟,一直是与人物形象相始终的。当然. 典型论也要求写 境物, 但写境物主要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 而意境说偏重于境物形象地描绘。 虽然中国古代 文学里也写人物形象, 但是这些人物形象多半属于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 它不同于西方写人 物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本身,是为了塑造人物典型。事实上,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 大量的还 是景物形象地描绘。 当然,许多作品描写的还不是纯景物。而是人物情感活动的空间, 其中 既有景又有人。 这种为表达人物情感而描绘出来的境物与人物组成的空间。 就是古代理论家 所说的“境”或“境界” 。而这种“境”

文档评论(0)

lyf6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1400620000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