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滑坡泥石流精选文档.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地质灾害 —— 滑坡、泥石流 2 3 西藏 3.29 滑坡事件 4 ( 1 )概念: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 不稳定的岩体与 土体 ,在 重力作用 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 的地质现象。 一、滑坡 5 西藏 3.29 滑坡事件 3 月 29 日 6 时左右 ,位于中国黄金集团华泰龙公司甲玛 矿区内的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普朗沟泽日山发生 山体滑坡 ,塌方长 3 公里,塌方量约 200 余万方。据初步 统计, 83 名工人被埋。 塌方的是位于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一个叫 泽日山 (碎石山) 的地方。 6 探究一:据材料和视频分析西藏滑坡 形成的原因 7 成因分析 : 1 、滑坡位于普朗沟源头, 地形陡峻 ,坡度达 42 — 45 °,呈“ V” 型狭长沟谷。 2 、区内 地质条件复杂 ,新构造活动强烈, 岩体破碎 。 被当地群众称为“泽日山” ( 意即“碎石山” ) 。 3 、 2012 年 11 月至今年 2 月期间,极度干燥; 3 月以来, 连续多次阵雪, 雪水渗透 ,降低斜坡体稳定性。 4 、滑坡的启动过程系后缘残坡积体失稳滑动,推动 前缘松散堆积体,形成整体滑动。 综上所述,“ 3·29” 滑坡灾害是在 地形陡峻、岩石破碎、 冰雪冻融强烈 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 — — 碎屑流地质灾害。 8 自然条件 人类活动 (1) 地质构造条件 (2) 地形地貌条件 (3) 气象水文条件 小结: 滑坡发生的机制 ( 条件 ) 9 自然条件 人类活动 (1) 地质构造条件 (2) 地形地貌条件 (3) 水文条件 ( 1 )开挖坡脚 ( 4 )水库蓄水、排水 ( 2 )劈山开矿(爆破) ( 5 )山坡上乱砍滥伐 小结: 滑坡发生的机制 ( 条件 ) ( 3 )坡体上部堆载 10 某段高速公路 (G) 经过单面山 ( 顺向 山 ) 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 立面 H 进行了加固,还在 L 坡面上 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 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 大规模滑落,导致约 200 米长的公 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典型例题 1 11 某段高速公路 (G) 经过单面山 ( 顺向 山 ) 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 立面 H 进行了 加固 ,还在 L 坡面上 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 年 春 ,该单面山的 上部山体 大规模滑落 ,导致约 200 米长的公 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1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2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3 、 (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 ) 深处地层松软 ( 层面松动 ) , 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 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典型例题 1 】 12 ( 3 )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 筑物和道路,导致河道阻塞,造成人员伤亡。 13 工程措施: 实施护坡工程 恢复地表植被 非工程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 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公众的减灾教育 ( 4 )防御措施 滑坡警示标志 14 ( 1 )概念: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 暴雨、冰雪 融水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 特殊洪流 。 二、泥石流 分类:暴雨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 15 2010 年 8 月 7 日夜至 8 日凌晨 16 探究二:根据图片资料,分析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17 舟曲泥石流灾害主要原因 —— 自然因素 一是 地质地貌原因。 舟曲位于 高山峡谷 区,是全 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 二是 “ 5 ? 12” 地震 震松了山体。舟曲是“ 5 ? 12” 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 至少需要 3―5 年时间。 三是 气象 原因。持续干旱造成城区周边岩石解体 , 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 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 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18 Ⅰ Ⅱ Ⅲ Ⅰ —— 形成区 Ⅱ —— 流通区 Ⅲ —— 堆积区 泥石流地貌结构示意 ( 2 )发生机制(条件) 三个条件: ①有陡峭便于集水、 集物的适当地形; ②上游堆积有丰富 的松散固体物质; ③短期内有突然性 的大量流水来源。 19 开山采矿、采石弃渣 预警漏洞 乱砍滥伐 河道被占 ( 城市化 ) 舟曲泥石流灾害主要原因 —— 人为因素 拦挡坝溃决 20 泥 石 流 的 危 害 21 ( 3 )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 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形成 毁灭性的冲淤。 22 ( 4 )防御措施 植树造林; 修排水沟; 加强监测和预报。 23 想一想:结合教材 P53 活动题材料一, 分析泥石流暴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