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新版电视剧《三国》.pdf

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新版电视剧《三国》.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部没文化的电视剧 ——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版电视剧《三国》 看了几集高希希版的《三国演义》,完全没有感到失望,因为我 根本就没有对他抱有什么希望,开播之前,从导演到演员表上我就根 本不相信这些人能超越王扶林版的老《三国》。果然,网上看了几集 感觉从人物造型、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都无甚可观。新版 剧中出场的这些个人物,全没有有三国时代那种雄浑大气的英雄气概: 英武勇猛的吕布简直是奶油小生,残暴强横的董卓貌似老顽童,猛张 飞眼大无神很“卡哇伊”,忠厚仁德的刘备深沉奸诈……编剧的生硬 造作、情节纰漏、语言雷人,我觉得再看下去实在没劲。而“资深人 士”透露说它目前已经成功地成为海外播出权卖出国家最多的一部戏 是目前在国际上走得最远的中国电视剧。对此,导演高希希也表示 “这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人必须且应该做的,我期待新版《三国》是一 场文化输出,让国外观众努力了解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的民 族,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日本讲演,希望三国文化传递的理念能被正确 解读。”何其无知、自大,这样的片子也敢期待自己在传播三国文化? 高希希请打住,不要这么“高”调,且“息息”了罢。 这里,我想从该剧对桃园结义这一经典故事的秒杀处理来谈谈新 版《三国的》没文化。 新《三国》舍弃桃园三结义,而以曹操刺董来开场,在近乎曹操“独 角戏”的故事线索中,第二集中突然插入了仅有十几秒钟的刘关张桃 园结拜的段落,既未交待三人相识缘由,又无明确结拜之意义,甚至 连三个如此重量级角色的“亮相”特写镜头都没有。如此开场,明显 是扬弃《三国演义》之忠奸分野,跳出尊刘贬曹的传统叙述格局,以 曹操为中心的展开叙事,摆明了为奸雄曹操翻案的立场。 《三国志》所载当年的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评价曹操说“君清平 之奸贼,乱世之奸雄”,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也大抵如此。对真实历史 人物的翻案或评价,自古及今也有不少,例如鲁迅、郭沫若、毛泽东 等。而民间流传的曹阿瞒的形象始终是一个强势而无德的奸雄,他在 戏剧中的脸谱是代表奸诈的白色。学术界对曹操功过的争论始终存在 而在民间的流传中,在戏剧舞台以及各种民间艺术表现中,曹操的形 象怕是千百年也翻不案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何我们民间始终是尊崇 刘备而贬义曹操? 我认为《三国演义》所表达的是一种市井的、民间的政治历史观 尊刘抑曹表达的是对暴政的一种约束,对仁政的颂扬。中国传统社会 的民众,对于统治者的约束手段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如果君主或统治集团不施行仁政,那么百姓就会起来推翻他,通过士 大夫、民间的舆论等来把这一个道理影响到君主,让君主认识到“民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国演义》就是这种民心民意的表达。 《三国演义》的形成,从“说三分”而“平话”而“演义”,从 中经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以及毛宗岗父子修订,最后达到完美而定型 它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是凝结了无数人艺术智慧和 心血而成的一部杰作,是中国人政治、社会观的集中体现。 中国的 老百姓也只有通过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来歌颂明君圣主的仁政,表达他 们对君主的希冀;通过对曹操的贬义,其实是表达了对不关心民间疾 苦的功利主义的排斥。 新版三国剧要完全改弦更张,为曹操树碑正名而排斥刘备的正统 实际上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一种颠覆。这样的电视剧颂扬的是“宁 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这是不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观 念不符合我们国人的民意人心的。看看我们历史上名垂千古为国人景 仰的圣贤,有几个是以成败而论的:孔子、屈原、诸葛亮、刘备、关 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我们重视的是一种精神价值,我们颂 扬的是一种合乎“仁义礼智信”的人格和理念,而不是根据他事业上 的成败论英雄。如果不合乎仁义道德,那么即使事业上有了成就,也 依然不会被人们认可和敬仰。 国学大师钱穆提出“史心”的说法,认为史家研究历史的一个基 本条件,就是要具有关心民族、国家命运的心情。他说治史者当以“世 运兴衰”、“人物奸贤”这八个字为出发点和归宿,积久感染,自能 培养出一番对民族国家之爱心,自能于民族国家当前处境知关切。钱 穆先生在《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一文的评论实在精彩,不妨节录下来: “中国人又多爱崇拜历史上失败的英雄。对于在历史上成大功立大 业的英雄,如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唐代之李靖、李绩等诸名将,反 而比较不重视。如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等,虽然他们在事 业上失败了,反而更受后人敬仰崇拜。此又是中国人的传统史心与中 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在。他们在当时虽失败了,但对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