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一章 绪 言
一、工程概况
xx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部,是黄浦江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西起黄浦江,东至随塘河,沿途流经东沟、高行、南行、顾路等集镇,航道里程10.8KM,与浦东运河(规划大浦线)、大治河(规划大芦线)一起构成上海“一环十射”干线航道框架的“东半环”。xx不仅是浦东新区的内河航运主通道,而且是浦东新区北片引排水骨干通道。xx航道经整治后可通航1000吨级普通船舶和90TEU内河集装箱船舶。
xx沿线两岸主要为居民住宅、厂房和农田,沿线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 3.4~4.0m。xx5标段位于外环线西侧至浦东运河,航道里程约1.6KM。其中:龙梢桥两侧各约20M左右范围的航道整治工程(驳岸、浚深拓宽、支流桥及完整的接坡道路、防汛道路、排水明沟)列入桥梁标。(10标)
5标工程由航道浚深拓宽工程、护岸工程(含基槽支护)、航道扫床与清障工程、停泊区码头、防汛道路工程、排水工程、集水井工程、拆除工程、支流桥工程。
(一)气候情况
本工程气象特征根据上海市气象台、宝山站、外高桥站多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气象要素的特征值如下:
l、风
本区位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向受季节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季多盛行SE向风,秋、冬季则多为N、NNW向风。根据高桥站多年统计资料分析,本区常风向为SE向,出现频率为12%:次常风向为N向,出现频率为9.1%。强风向为NNE向,最大风速30m/s;次强风向为NNW向,最大风速25m/s。
2、气温
年平均气温 15.7
极端最高气温 38.9°
极端最低气温 -10.1°C(
3、降水量
年平均降雨量:1123
最大日降水量:204.4mm
日降水量≥25mm的年平均天数:9.2d
日降水量≥50mm的年平均天数:2.6d
4、雾
年平均大雾天数: 28
每雾日平均出现时间 3.3h
5、雷暴
本地区雷暴日数为10.5d,年最多雷暴日数为18d。雷暴大多发生在3月~9月,以7月为多,年平均为2.8d。
6、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二)水文情况
1、工程水文现状
xx航道东起随塘河,西至黄浦江,为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河流,
本航道两侧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丰富。
距下游河口800m处建有东沟航运枢纽一座,上游建有五号沟节制闸。东沟船闸外屈感潮航段,其水位受径流和黄浦江潮汐双重影响。黄浦江潮型呈非正规半日潮,潮流界在米市渡以上。
闸内航道水位由人为调节控制。
2、特征水位及设计通航水位
1)闸外
(1)特征潮位值参照距下游河口15.02km处的黄浦江吴淞潮站和距上游河口9.
特征潮位
潮位值
历年最高潮位
5.83
平均高潮位
3.17
平均低潮位
1.19
历年最低低潮位
0.06
最大潮差
3.90
最小潮差
0.02
平均潮差
2.03
平均涨潮历时
4时26分
平均落潮历时
8时
黄浦江通用最低水位
0.28
(2)设计通航水位
根据吴淞黄埔公园两站潮位资料,依据《内河航道及港口水文规范》,确定设计通航水位如下: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5.00m(20年一遇高水位)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0.85m
2)闸内
根据浦东新区水利部门1995年编制的《浦东新区水利规划》,本航道所在区域的排涝采用20年一遇标准,闸内常水位2.5-2.8m,平均最高排涝水位3.75m,节点最高排涝水位3.84m,突击预降及最低排污水位为2.Om。浦东新区水利规划即将修订,但排涝标准和闸内特征水位不会有明显的调整。
根据闸控水位,确定设计通航水位如下: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3.OOm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2.OOm
(三)地质地貌
1、航道及护岸工程地质
根据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2002年3月编制的《xx航道整治工程(航道部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航道部分地质情况如下:
本工程勘察采用钻探、静探、十字板试验和工程地质调查等手段,根据本工程拟建驳岸布置及其结构型式,沿左右岸驳岸前沿线各布置一条原状土取土孔钻探线。
xx航段共布设145个勘探孔,间距一般100~150m,控制性勘探孔占1/3以上,一般性勘探孔深20~25m,控制性勘探孔深35m。顾路航段共布设30个勘探孔,间距一般100~120m,控制性勘探孔占1/3以上,一般性勘探孔深20m,控制性勘探孔深35m。
本次勘察揭示的地基土层可分为8层13亚层,各地基土的特征分述如下:
①1杂填土:杂色、湿—饱和,松散。主要由碎石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