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解读PPT演示课件.ppt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解读PPT演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睡眠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n=2759 68.3%(51.7%+16.6%)的医生认为自己的睡眠问题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 服用西药的情况 服用西药的医生中,40.4%为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 * 失眠现状的小结 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占57%仅25%去看医师 睡眠障碍的人群有42.3%未采取任何措施 用药规范问题:36.4%的人服用过安眠药,只有50.6%的人首次使用的安眠药来源于医生处方 既往一年内69.4% 的医生存在睡眠障碍 西药仍是医生用药解决睡眠问题的首选 68.3%的医生认为自己的睡眠问题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 失眠障碍的影响 公共卫生 社会经济损害、医疗设施使用增加、学习表现下降、工作表现下降、病假、工伤、工作失误、死亡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 精神障碍 抑郁症、焦虑症、自杀风险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酒精依赖和物质依赖、认知功能下降和老年痴呆 躯体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疼痛、普通感冒、慢性炎症相关疾病 * 失眠障碍 失眠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为特征的睡眠障碍。 失眠的定义 * 慢性失眠障碍 短期失眠障碍 其它失眠障碍 失眠的分类 * 年龄:随着年龄而增加 性别:女 : 男=1.41 既往史:5.4倍 遗传因素:遗传度30-60% 应激及生活事件 对环境的失眠反应性 失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个性特征:神经质、内化性、焦虑特性及完美主义 精神障碍:70-80%精神障碍患者报告失眠,50%失眠患者共患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内科疾病患者往往报告失眠症状,失眠人群罹患内科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失眠人群。 2016版《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 * 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同时满足A-F 主诉: 1、入睡困难; 2、睡眠维持困难; 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 4、在适当的时间不肯上床睡觉; 5、难以在没有父母或者照顾者的干预下入睡。 B. 日间功能损害: 1、疲劳或缺乏精力 2、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 3、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4、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 5、日间嗜睡 6、行为问题(比如:多动、冲动或攻击性) 7、驱动力、精力或动力缺乏 8、易犯错或易出事故 9、对睡眠质量感到忧虑 2016版《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 * C. 这些睡眠和觉醒的异常不能完全被不合适的睡眠机会(比如:充足的睡眠时间)或者不合适的睡眠环境(比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所解释。 慢性 D. ≥3次/周 E. ≥3个月 F. 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解释 短期 E. <3个月 F. 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解释 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2016版《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 * 是在全夜睡眠过程中,连续并同步地描记脑电、呼吸等10余项 指标,全部记录次日由仪器自动分析后再经人工逐项核实。 监测主要由三部份组成: ①分析睡眠结构、进程和监测异常脑电。 ②监测睡眠呼吸功能,以发现睡眠呼吸障碍,分析其类型和严 重程度。 ③监测睡眠心血管功能。 用于各种睡眠障碍的诊断,有助于对不同睡眠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诊断的睡眠障碍疾病有:失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其他睡眠障碍(嗜睡症、睡惊症、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等)。 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 多导睡眠监测(PSG) * 失眠的治疗 * 适应症(专家共识) 慢性失眠障碍: 规范性治疗 短期失眠障碍: 往往可以找到相关的诱发因素,去除诱因可使部分患者睡眠恢 复正常,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失眠。由于失眠具有慢性化、 复发性的特点,所以对于短期失眠障碍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早期进行 心理行为和/或药物治疗,对于防止短期失眠障碍转化为慢性。 2016版《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 * ①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 ②改善失眠相关性日间损害③减少或消除短期失眠障碍向慢性失眠障碍转化 ④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精神障碍共病的风险 治疗目标(专家共识) 总体目标 ①去除诱发失眠的因素 ②改善睡眠后达到的具体指标,如总睡眠时间>6小时 ③床与睡眠间建立明确的联系 ④改善睡眠相关性日间损害 ⑤改善睡眠相关的心理行为学问题 ⑥避免药物的负面影响 具体目标 2016版《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 * 心理治疗目的 确认促使失眠障碍持续化的不适宜行为和认知错误; 让患者了解自己对失眠的错误认知,并重塑有助于睡眠的认知模式; 消除努力入睡和增长的觉醒次数之间的关系。减少觉醒的赖床时间,加强床、放松及睡眠之间的积极联系。 形成规律的睡眠-觉醒时间表,健康睡眠习惯和良好的睡眠环境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