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与编码标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章 视频与编码标准 视频主要包括电视与电影。本章先了解电视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列出各种彩色电视 制式,简介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的概念与现状,讲解若干常见显示技术;再介绍一些电 影和数字电影的基本情况;然后讲解视频信号的数字化,重点介绍视频编码标准。 6.1 电视 电视(TV=TeleVision,远视)与动画一样也是利用人的视觉滞留原理工作的。早期是 黑白电视无线广播,后来是模拟彩色电视的无线广播、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现在 正处于高清晰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阶段。 6.1.1 发展与简史  电视技术的发展  系统: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无线→卫星→有线)→数字电视→高清数字电视→超 高清数字电视。  显示:阴极射线管 CRT→背投/前投→液晶 LCD→等离子 PDP→薄膜电视 OLED/激 光显示器。  存储播放:录像带/机 VCR→VCD→DVD→BD→在线播放/ 网络下载/移动存储。  电视的发展历史  1931 年 V.K. Zworykin 发明电视显像管。  1937 年/1939 年英国/美国开始黑白电视广播。  1940 年代末美国发明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后来逐步发展为有线电视。  1949 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成功荫罩式彩色显像管。  1952 年美国提出 NTSC 彩色电视制式。  1954 年美国正式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 1958 年中国开始黑白电视广播。  1963 年联邦德国提出 PAL 彩色电视制式。  1964 年借助于点同步通信卫星实现通信与电视转播。  1964 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发现液晶光电效应,后来发展成液晶显示器 LCD 。  1966 年美国人 D.L. 比泽和H.G.斯洛托夫发明等离子显示器 PDP  1966 年法国提出 SECAM 彩色电视制式。  1970 年代初中国开始彩色电视广播,采用 PAL-D 制式。  1972 年日本广播协会研究所提出模拟高清晰度电视 HDTV 的MUSE 方案,1988 年 • 2 • 多媒体技术基础 汉城奥运会采用 MUSE 的HDTV 转播,1991 年日本正式开始 MUSE 的HDTV 广播。  1974 年中国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安装和使用共用天线电视系统。  1979 年柯达公司 Rochester 实验室的邓青云发明小分子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薄膜电视。  1980 年代中国开始在单位安装电缆电视。  1993 年欧洲开始制定数字电视广播 DVB 标准。  1994 年中国国务院成立了由 11 个有关部委组成的数字 HDTV 研究开发小组。  1995 年美国通过 ATSC 数字电视标准,高清电视的分辨率为 1280*720 / 1920*1080。  1997 年中国的 CCTV 进行 HDTV 广播试验,1999 年实况转播 50 周年国庆。  2002 年 5 月日本 NHK 开始推出具有 7680 ×4320 像素的超高清电视 UHDTV 。  2006 年 8 月 18 日中国公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的国家标准。 6.1.2 彩色电视  彩色电视制式 目前世界上现行的模拟彩色电视制式有三种:NTSC 制、PAL 制和 SECAM 制,参 见表 6-2 。这里不包括模拟的高清晰度彩色电视。  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彩色电视制是 1952 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定义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为正交平衡调幅制, 1954 年开始广播。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等 国和中国的台湾采用这种制式。  由于NTSC 制存在相位敏感造成彩色失真的缺点,因此德国(当时的西德)于 1962 年 制定了 PAL(Phase-Alternative Line ,相位逐行交变)制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为逐行 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1967 年开始广播。德国、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以及中国、 朝鲜等国家采用这种制式。  法国 1957 年起制定了 SECAM (法文:Seque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