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明昌教授在2019年山西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作报告
常明昌教授在2019年山西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作报告
在全国第六个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2019年山西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省委副书记林武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宣读表彰决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卫东、省政协副主席席小军出席会议,副省长王成主持会议。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常明昌教授应邀作了先进事迹报告。
会议指出
先进典型的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作风令人钦佩。要大力宣传弘扬先进事迹,充分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摆脱贫困的拼搏意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的事业的政治品格,情系群众、担当作为、为群众谋福祉的价值追求,守望相助、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大爱情怀,以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会议强调
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全省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交总账意识,切实做到主体责任再压实、问题导向再鲜明、工作措施再精准。特别是有脱贫任务县的县委书记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推动、亲自督查落实,既要当好“一线总指挥”,更要当好“施工队长”。要关心爱护广大基层扶贫干部,创造工作条件,落实相关待遇,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鼓励他们当好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附:常明昌教授发言稿
小蘑菇撑起大产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常明昌,现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34年来,我致力于科技扶贫,为群众脱贫增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小蘑菇撑起大产业》。
一、潜心研究,为科技扶贫提供技术支撑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科技扶贫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根本支撑。为了推动科技扶贫,多年来,我进行了潜心研究和不懈探索。
记得当初搞出菇试验时,我放下知识分子的脸面,羞涩地推着小平车,走街串巷收罐头瓶。冬天,在冰冷的水里洗刷收来的罐头瓶,手冻得就像长熟了的花菇。因为没有好的试验条件,就在一块空地上挖了几条地沟,盖上塑料布,这便是最初的菇棚。我曾一天24小时都守在潮湿闷热的菇棚里,根据蘑菇生长周期,耐心细致地做着烧火加热、喷水增湿等工作,稍微有点情况就着急上火,满嘴起泡,生怕出现一点闪失,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试验上,脸顾不上洗,胡子顾不上刮,蓬头垢面象个流浪汉,爱人说我看蘑菇比看自己的孩子还精心。当看到一丛丛、一摞摞蘑菇“心花怒放”时,心里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钻研,我先后发表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培育灵芝和猴头新品种2个。率领团队完成技术标准19项,建立了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研发的产品荣获了中国特色农业博览会5项金奖。2014年以来,我带领团队建成了7大平台,为我省食用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精准扶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立德树人,为科技扶贫培育实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这些年来,我始终奔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帮助贫困地区夯实脱贫增收产业基础和培育技术人才不懈努力。先后在全省4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并建立了我省最大的香菇、木耳、白灵菇、绣球菌、杏鲍菇、灵芝、猴头、北冬虫夏草基地,社会经济效益达到36亿元以上。
我十分注重农民技能提升,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培养出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同时依托食用菌科研基地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成功创业和扶贫的典型,如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的“蘑菇王子”黄超、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江利斌等,这些人在科技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三、成果转化,为科技扶贫再立新功
只有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送到农户中,才能真正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用科技的力量助推脱贫攻坚。为了给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我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具体指导。由于他们接受能力有限,我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一遍不行就讲两遍,两遍不行就讲三遍,直到听懂学会为止。还设立了免费技术咨询电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000年我到福建泉州考察食用菌现代化基地时发现先进的技术能精准控制生长要素,摆脱传统食用菌栽培受气候条件的束缚,能周年生产。怀着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我冒着倾家荡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