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docVIP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X小学 语文 科第 四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 课题:15、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本课选编了两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旨在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感受故事中队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 学生 学情 分析 对于古诗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读和背的层面上,对于古诗的意思,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诗人的情感,学生往往并不关注,也难以体会。因此在对二年级学生进行古诗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读背的基础上关注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难点: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晓、慈、毕、竞、映”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描绘景色之美。 4.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播放图片,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天上的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 师:对,杭州历来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那么你们知道杭州最有名的景点是 师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哪里吗(西湖)?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西湖的图片,学生欣赏,感受西湖之美。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根据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晓”和“慈”。 教师适当解释:净慈寺是西湖旁边的一个寺院的名字,林子方是杨万里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简要概括。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诗句的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初读指导。 (1)多媒体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强调:“竟”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出示生字“毕”,指名认读,鼓励学生为生字组词(毕业、完毕),记忆生字的字形。 出示生字“湖”,鼓励学生为“湖”字组词(湖水、西湖),记忆生字的字形。 多媒体再次出示西湖图片,教师简介西湖。全班齐读这两句。 (2)多媒体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穷”和“莲”都是三拼音节,“穷”和“映”是后鼻音,注意发音准确到位。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出示生字卡片“莲”“穷”“荷”,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 学生朗读课题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 学生认真倾听 学生朗读 全班齐读这两句 师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生字。 全班齐读这两句。 (3)全班齐读古诗。 4.教师范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教师进行朗读练习。 5.指名学生再次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再读古诗,欣赏景色 1.过渡:这首古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却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壮观的西湖美景,那么,诗人描绘了西湖怎样的美景呢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看一看吧。 2.精读前两句。 (1)出示前两句,学生自由朗读,说一说,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 生:从“六月”我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生:我从中知道了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相同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从诗中读懂了这么多内容,那么,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生:老师,“毕竟”是什么意思? 生:老师,我不懂“四时”的意思。 师:有谁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解释:“毕竟”是“到底”的意思;“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对学生说得不完整的地方适当补充。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古诗。 3.精读后两句。 (1)过渡: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呢?答案就藏在诗的这两句中,请小朋友们轻轻读一读这两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诗,交流

文档评论(0)

晓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2430333400001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