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课堂.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人:黄曼丽 组员:吴丽、郑苑琼、李 文锐、李婷婷、方晓丽、 高宁英、马洁娜、华玲燕、 李威、吴翠玉、庄伟志、 周骏腾 1 染色质结构与基因活化 活性染色质及其主要特征 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 一 二 2 染 色 质 核酸 蛋白质 少量 RNA DNA 组蛋白 非组蛋白 核小体 阻断了转录 的进行 3 一、活性染色质及其主要特征 活性染色质 (active chromatin) 与 非活性染色质 (inactive chromatin) 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 (一) (二) 4 ? 活性染色质:具有 转录活性 的染色质 ? 非活性染色质: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 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具 有 疏松 的染色质结构,从而 便于 转录调 控因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结合和 RNA 聚合 酶在转录模板上 滑动 。 (一)活性染色质 (active chromatin) 与 非活性染色质 (inactive chromatin) 5 Ⅰ . 活性染色质具有 DNase I 超敏感位点 ( DN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 , DHS ): ? 活性染色质对 DNase 具有优先敏感性。 ? 超敏感位点是一段长 100~200bp 的 DNA 序列特异暴露的染色质区域。 ? 大部分位于 5 ‘ - 端启动子区 。可能是为 RNA 聚合酶、转录因子或其他蛋白调控 因子 提供结合位点 。 (二)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 6 Ⅱ . 活性染色质在生化上具有 特殊性 ? 活性染色质很少有组蛋白 H1 与其结合; ? 活性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 ? 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组蛋白 H2B 很少被磷酸化 ? 活性染色质中核小体组蛋白 H2A 在许多物种很少 有变异形式; ? 组蛋白 H3 的变种 H3.3 只在活跃转录的染色质中 出现 ? HMG14 和 HMG17 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中。 (二)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 7 Ⅲ . 活性染色质在 组蛋白修饰 上的特异性 甲基化、乙酰化 (标志) 、磷酸化 (二)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征 8 Questions: ? 如何形成活性染色质中的 超敏感结构 ? ? 如何 隔离 活性区域与非活性区域? ? RNA 聚合酶如何通过 与组蛋白结合的 DNA 模板进行转录? 9 二、染色质结构与基因激活 (一) (二) (三) 疏松染色质结构的形成 染色质的区间性 染色质模板的转录 10 Ⅰ . DNA 局部结构的改变与核小体相位的 影响 ? 当 调控蛋白 与染色质 DNA 的特定位点 结合 时, 染色质易被引发 二级结构的改变 ;进而引起其 它的一些结合位点与调控蛋白的结合。 ? 核小体变构因子可通过 改变核小体的相位 协 助基因转录 (一) 11 核小体 易位 使得转录因子能与 DNA 结合: 有些细胞具有某些“工具”(如人类细胞的 SWI/SNF 复合物 )能 撬开 被核小体阻断的 DNA 区域,从而允许转录因子与 DNA 接触。 12 Ⅱ . 组蛋白的修饰:影响转录活性 —— 决定了染色质处于活性或非活性状态。 ? 直接 影响:改变 染色质的结构 (如: 磷酸化 ) ? 间接 影响:使 核小体变构(易位 / 解体等) ,使其 他调控蛋白易于和染色质相互接触 例如:组蛋白的赖氨酸残基的 乙酰化 Ⅲ . HMG 结构域蛋白 HMG 结构域可识别某些异型的 DNA 结构,与 DNA 弯折和 DNA- 蛋白质复合体高级结构的形成有关。 (一) 13 (二)染色质的区间性 ? 基因座控制区 ( locus control region, LCR ) ? 染色体 DNA 上一种顺式作用元件,具有 稳定 染色质 疏松结构 的功能; ? 与多种反式因子的结合序列可保证 DNA 复制 时与启动子结合的因子仍 保持在原位 。 ? 隔离子 ( insulator ) ? 概念:处于 抑制 状态 与活化 状态的染色质结构 域 之间 、能防止不同状态的染色质结构特征向两 侧扩展的染色质 DNA 序列。 ? 作用:作为异染色质定向形成的起始位点; 提供拓扑隔离区;涉及追踪机制。 14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