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版中国近代学前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背景:蔡元培领导下的教育全面改革 ●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部 ●制定学制系统:“壬子癸丑学制” 优选 * 蒙养园制度的建立 蒙养园制度的基本内容 蒙养园对象:3-6岁儿童 蒙养园设置:附设于女子师范学院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外 保姆来源:由女子师范学校培养 此期学前教育的地位有所提高,蒙养院附设在其他教育机构内部,师资也更正规。 优选 * 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背景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热潮。各种教育思潮得以引进传播讨论,推进了教育改革。 “壬戌学制”确立幼稚园制度(“新学制”) 在小学下设幼稚园,收6岁以下儿童 壬戌学制首次将幼稚园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幼稚园的数量大增。 优选 * 幼稚园制度的实施 (一)幼稚园的建立 (1)公立幼稚园 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杜威院)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稚园日课表 8:45-9:05 第一节 谈话 20' 9:05-9:45 第二节 游戏 25' 自由游戏 15' 休息 15' 10:00-10:40 第三节 点心 15' 手工 25' 10:40-11:00 第四节 音乐 20' 优选 * (2)私立幼稚园 厦门集美幼稚园 创办人:陈嘉庚 时间:1919年 目标:儿童的乐园 教学内容:故事、音乐、游戏、自然和社会、工作、餐点、静息、识字与计算、家庭联络 陈嘉庚(1874—1961) 优选 * (3)综合性幼稚园 北京香山慈幼院 创办人:熊希龄 教学管理负责人:张雪门 时间:1919年 熊希龄建北京香山慈幼院遗存实拍 优选 * (4)私立幼稚园 南京鼓楼幼稚园 创办人:陈鹤琴 时间:1923年 研究员:陈鹤琴、张宗麟 陈鹤琴(1892-1982) 优选 * 鼓楼幼稚园的实验活动 ①开展课程研究 ②开展儿童用餐以及作息问题研究 ③开展培养儿童生活、学习和做人习惯的研究 ④开展练习儿童自助、游戏、作业等技能的研究 ⑤进行儿童一日生活的研究 ⑥研究星期、月、学期阶段性的工作 优选 * (5)私立幼稚园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创办人:陶行知 时间:1927年 历史意义: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 宗旨;建立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陶行知(1891-1946) 优选 * (二) 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 幼稚师范的建立 1940年陈鹤琴创办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优选 * (三)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公布 背景 “注重幼稚教育案”的提出(陶行知和陈鹤琴) 1932年10月,《幼稚园课程标准》公布,(第一个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标准》内容 幼稚园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 优选 * 1、 幼稚教育总目标 (1)增进幼稚儿童的身心健康 (2)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幸福与快乐 (3)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4)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尊重儿童自身快乐,追求儿童身心健康和幸福及为人生发展奠基 优选 * 2、课程范围 7项: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 每门课程都规定了授课目标、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最低限度 参考资料 1932年10月《幼稚园课程标准》全文可参阅: /xlxz/2011-10-12/8284.html 优选 * 3、教育方法(17条) 注重儿童社会化和 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量力而行、因材施教 激励机制以激发学习兴趣 《标准》公布意义:是我国第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儿童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课程理论体系 优选 * 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背景:凭借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华传教、办学特权 目的: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培养高级治华代理人 给他机会训练儿童,一直到七岁为止,他可以保证使他以后对教会一直保持忠诚。 ——梅因 “中国之宜设幼稚园,如此其急也。吾党传道之士,苟之劝道华人之法,惟幼稚园之收效为最大。” ——林乐知 优选 * 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日本式和宗教式) (2)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3)接收学前教育留学人员 (4)任教于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优选 * 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特点: (1)规模大:一度垄断,1924年,教会办幼稚园占总幼稚园数的80%; (2)强烈的宗教性:教育地点和教育内容均与宗教有关; (3)全盘西化:不受《蒙养院章程》约束,企图以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征服儿童; (4)不平等性:实施“双轨制”、“贫富有别” (5)全面渗透:建园、培植师资、出教材 优选 * 西方教会对中国早期幼儿教育的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