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ppt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磺脲类药物治疗的失效 1、原发性失效:指糖尿病病人开始使用磺脲类药物,1个月内未能控制病情,空腹血糖仍>250mg/dl(14mmol/L)。此类病人约占5%-30%,此时可加用双胍类降糖药联合使用,必要时与胰岛素合用。 磺脲类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 继发性失效: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指开始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有明显的效果,但经过1段时间(1个月或1年以上)后疗效逐渐减弱,最终因血糖过高而被迫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的评价 2型糖尿病中应用范围广,整个病程皆可用 疾病早期、肥胖、血浆胰岛素特别高者,宜用二甲双胍,如继发效差,可合用磺脲; 曾用于IGT干预处理,但效果不佳,已不用;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的评价 SU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利弊问题 用SU适当提高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下降,改用 吸收快、作用短、餐前半小时服药 副作用不多,偶有上腹不适、厌食,少数皮肤红斑,极少数黄疸、白血球减少。 须知早期2型糖尿病中血浆胰岛素在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对其高血糖而言仍属胰岛素相对不足; 七、磺脲类降糖药物的选择(3) 格列本脲(Glibenchamide,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脲类的第一个品种 半衰期较长,口服后与B-细胞结合后缓慢释放 ,持续作用时间长。 降糖作用最强,以降空腹血糖效果较佳。 从小剂量开始,每日一次,按需要缓慢调整。 有胃肠道反应,但价格便宜。 七、磺脲类降糖药物的选择(4) 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优达灵) 为中-短效磺脲类降糖类药。 可促进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发生低血糖机率较小。 在磺脲类降糖药中,降低血小板集聚作用明显。 有报道可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七、磺脲类降糖药物的选择( 5) 格列吡嗪(Glipizide,美吡达,依比达,灭特尼) 吸收迅速、完全,为速效、短效制剂。 服药后作用高峰时间与餐后血糖高峰时间较一致。 对餐后高血糖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 常用剂量为每日5-20mg。 七、磺脲类降糖药物的选择(6) 格列吡嗪控释片(Glipizde XL 瑞易宁) 是较特殊的胃肠道控释系统(GITS)设计的控释片。 每日一次,可使全天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每餐后可有血胰岛素峰值出现。 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对减轻和阻止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益处。 七、磺脲类降糖药物的选择(7) 格列喹酮(Gliqudone,糖适平) 迅速吸收而近乎完全吸收。 口服后2-3小时出现血药峰值,属短效。 主要在肝脏代谢,约95%由胆汁排出。*少量(约5%) 由肾脏排出。 对肾功能较差者可应用,肝功能差者不用。 七、磺脲类降糖药物的选择( 8) 格列美脲(Glimepiride,亚莫利) 适用于对其他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糖尿病患者 能同时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 口服后1小时浓度明显上升,2-3小时达峰值。 代谢产物60%由尿排出,40%由肠道排出。 伴有肾功能不全者,对本药能较好耐受。 以上各磺脲类降糖药,每日用量小于4片时,存在剂量依赖,超过4片依赖性减弱或不起作用 除了以上各种药物的药理特点外,还应注意病人的年龄、饮食、活动情况及有无合并症等 每个病人对药物反应不同,最好从小剂量开始,因人而异,灵活使用 磺脲类降糖药小结 * 1、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7月第24卷第4期 2、《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 不足 磺脲类药物的特点与不足 *控释片在数天后稳定 #控释片无半衰期 9 2~4# 6-12 1-2 10 半衰期(h)1 肾脏60% 肾脏80% 主要经肾脏 肝脏 肾脏、胆道各50% 排泄途径1 1.5-2% ~4 2~3 1~3* NA 1.5-4.5 1.4% 1.5-1.84% NA 格列喹酮 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 格列苯脲 达峰时间(h)1 1.2-1.9% 疗效(HbA1C)2 格列美脲 不能纠正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 主要作用是增加后期的胰岛素分泌 低血糖的发生率高 体重增加 *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 一、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的作用机制 与磺脲类相同,即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造成K+外流,B-细胞去极化,从而使钙通道开放,使B-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增多,诱发胰岛素分泌。 与胰岛素不同之处,是对B-细胞上的结合部位不同,对营养不良的胰岛细胞不刺激其分泌胰岛素。 * 二、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已应用于临床的有Repaglinide(即瑞格列奈,诺和龙)。口服半衰期约为30分钟。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 无降糖作用的产物由胆汁排出。 三餐前口服,使整个进餐时间都有降糖作用。 适用于老年及有肾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 * 非磺脲类促泌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诺和龙为例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