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纱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测定、碳水化合物、尿素、聚乙烯醇鉴定试验方法.pdf

纺织经纱上浆用聚丙烯酸类浆料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测定、碳水化合物、尿素、聚乙烯醇鉴定试验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Z/T 15002- ××××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 A .1 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浆料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 A .2 原理 利用硝酸银溶液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滴定试样中的氯离子, 利用氯化钡和硫酸根离子反应 生成硫酸钡沉淀滴定试样中的硫酸根离子, 测定沉淀物的质量, 计算得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以百分率表示。 A .3 设备和用具 A .3.1 碘量瓶: 250mL 。 A .3.2 容量瓶: 1000mL 。 A .3.3 酸式滴定管: mL50。 A .3.4 移液管: mL25 。 A .3.5 天平:称量范围 100 g 以上,分度值为 0.0001 g。 A .3.6 瓷坩锅: mL50 。 A .3.7 电炉: 1500W 。 A .3.8 箱式电阻炉:可控温度 800 ℃± 25℃。 A .4 试剂准备 A .4.1 硝酸银( A.R . 级)。 A .4.2 铬酸钾( A.R . 级)。 A .4.3 盐酸( A.R . 级)。 A .4.4 氯化钡( A.R . 级)。 A .4.5 一次蒸馏水。 A .5 操作程序 A .5.1 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A .5.1.1 制备 0.1 mol/L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按 GB/T 5009.1 执行并标定。 A .5.1.2 制备 5%铬酸钾溶液:称取 5 g 铬酸钾,加蒸馏水至总量 100 g,搅拌溶解备用。 A .5.1.3 不挥发物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称取 2 g 试样(准确至 0.0002 g),用 50 mL 蒸馏水溶解后 转入 250 mL 碘量瓶中;加入 1 mL 5%铬酸钾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 砖红色即为终点。 A .5.1.4 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 A .5.2 不挥发物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A .5.2.1 提取灰分:称取 10 g 试样(准确至 0.0001 g ),置于预先 800 ℃± 25℃恒量过的瓷坩锅(两 次灼烧后的称量偏差在± 0.0003 g 范围内)中,在电炉上烧干并灰化,再在 800 ℃±25 ℃下灼烧至恒 量(两次灼烧后的称重偏差在± 0.0003 g 范围内)。 A .5.2.2 沉淀硫酸根离子:向灼烧至恒量(两次灼烧后的称重偏差在± g 范围内)的灰分中加0.0003 5 FZ/T 15002- ×××× 入 10 mL 蒸馏水,再加 10 mL 0.05 mol/L 的盐酸,加热( 40 ℃~50 ℃)至充分溶解,边搅拌边滴加 10 mL 122 g/L 的氯化钡溶液,在 1.5 min 内加入完毕;用直径 90 mm 的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 40 ℃~ 50 ℃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为止(取 10 mL 洗涤液,加 10 mL 5g/L 的硝酸银溶液,放置 5 min , 不产生浑浊)。 A .5.2.3 称量硫酸钡沉淀:将附有沉淀物的滤纸转移至预先已 800 ℃± 25℃恒量过的瓷坩锅(两次灼 烧后的称量偏差在± 0.0003 g 范围内)中,在电炉上灰化,再在 800 ℃±25 ℃下灼烧至恒量(两次灼 烧后的称量偏差在± 0.0003 g 范围内)并称量(精确至 0.0001 g

文档评论(0)

zhaojf9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