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内 固定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内固定失败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7年6 月本院采用 PFNA 内固定治疗的,且 184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随访资料完整的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内固 定失败的判定标准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然后再查阅患者的基本信息,骨折AO 分型, 尖顶距 (TAD)、外侧壁厚度、外侧壁分型、螺旋刀片所在区域、骨质疏松指数 (Singh 3 6 12 24 X 指数)、正侧位对位差等指标。并于术后 个月、 个月、 个月、 个月复查 线, 观察患者内固定的影像学情况。术后定期了解患者恢复情况,用电话随访等方式询问患 者术后下地负重活动的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评分),对收集的病例数据资料 做统计学分析,建立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易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结果]:184 例患者随访 18~24 个月,平均 (21.10±2.15)个月。随访过程中,32 例 17.39% 152 82.61% 发生内固定失败,占 ,其余 例内固定成功,占 。两组在性别构成、 年龄、侧位对位差和刀片区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失败组不稳定性 骨折比率显著高于成功组 (P0.05),失败组外侧壁厚度显著小于成功组 (P0.05), 失败组正位对位差显著大于成功组 (P0.05),失败组的Singh 指数骨质疏松程度显著 重于成功组 (P0.05),失败组的尖顶距显著大于成功组 (P0.05),失败组外侧壁完 P0.05 (OR 8.299 整性显著差于成功组 ( )。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稳定型骨折 , P 0.044)、外侧壁厚度小 (OR 1010.867,P 0.001),骨质疏松程度重 (OR 6.453, P 0.023),尖顶距大 (OR 2.846,P 0.026),外侧壁完整性差 (OR 8.678, P 0.025) 是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患者术后3个月失败组Harris评分为 (60.50±4.35), 而成 功组为 (80.30±6.37),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7.66,P 0.002)。 Harris 82.10±5.45 3 而末次随访时,成功组 功能评分为 ( ),与术后 个月时差异的统计 学意义 (T 0.078,P 0.738)。 [结论]:不稳定型骨折、外侧壁厚度小,骨质疏松程度重、尖顶距大和外侧壁完整性 差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危险因素;内 固定失败;髋关节功能 I 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failure of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by proxim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PFNA)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effect offailure ofinternal fixation onhipjoint fun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