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学生作品).ppt

浅谈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学生作品).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蚌埠市第二中学 李岩 2007年01月 一、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人类已经发现的110多种元素,大约有80%是金属元素,金属材料广泛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对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现在,金属材料在人类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交通工具、房屋住宅离不开金属材料,日常生活(不锈钢餐具)、文化娱乐(电脑电视)等也处处与金属材料相伴。 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的资源大国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58种。稀土、钨、锡等金属矿产和许多非金属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煤炭、石油、钢铁的产量也都有了快速的增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特点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这是我国矿产资源的显著特点。中国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 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 根据《各国矿产储量潜在总值》的估算,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为16.5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为1.51万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世界第53位,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资源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和恶化。如:35种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其中石油、铁矿、铝土矿分别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44%、10%。 三、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与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 %,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有资料表明,中国已成为所有重要原材料的第一大消费国:中国消费了世界煤炭产量的40%强,钢铁和镍产量的25%,铝产量的19%。 三、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与需求分析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高速,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继续翻两番的发展蓝图,未来二、三十年我国有色金属消费水平会大幅度提升,消费量增长幅度还会加快。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预测,锌在三年内、铜在五年内、铝在十年内,消费量将均超过5百万吨,由此我国也将成为这些金属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据估计,未来20年我国钢铁缺口总量3亿吨、铜缺口总量超过5百万吨,精炼铝缺口总量为1千万吨。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矿产资源的支持! 四、我国发展面临矿产资源制约 从2000年至2006年,中国经济连续七年在8%至10%左右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内平稳较快运行,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但是,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对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主要矿产资源国内供给短缺,一些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过去四年,铜矿、铁矿价格分别上涨了1.2倍、2.6倍。矿产资源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加剧,成为中国必须认真对待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亟待稳固。 五、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认真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管,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解决的突出问题。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