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PP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 中枢内的反射活动包括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过程。 与中枢兴奋一样,中枢抑制也是主动的过程。 • 在中枢反射活动中,兴奋活动与抑制活动的密切配合可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进行。 • 中枢抑制主要通过突触抑制实现。 • 根据其产生机制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 1 1. 突触后抑制 (postsynaptic inhibition ) •一般都有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参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 IPSP,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受 到抑制,故称为突触后抑制。 •主要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脊髓前角的甘氨酸能神经元 同类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运动神 经元 甘氨酸 闰绍细胞 Renshall 细胞释放甘氨酸 (glycine)作用于相应的促离子型受 体,引起突触后膜Cl- 内流和IPSP。 2 (1)传入侧支性抑制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 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在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又发出侧支兴奋另一 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后者的活动再抑制另一个中枢神经元,这种抑制 称为传入侧支性抑制或交互抑制 (reciprocal inhibition )。 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Reciprocal Inhibition) Definition: 传入神经兴奋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某一中枢神经 元时,其侧支 又兴奋另一抑 传入神经: 制性中间神经 效应器1: Ia,II 元,转而抑制 伸肌(+) 中枢:前角运动神经元 另一中枢神经 感受器: 元的活动的现 肌梭 象。 效应器2: 屈肌(-) 意义:使不同中枢间的活动协调。 3 (2 )回返性抑制 (recurrent inhibition ) 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传播,同时又经轴突的侧支兴奋一个抑制 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 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称为回返性抑制。 •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