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规划与实务分享.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從歷史檢視方向 健康促進發展歷史 1997年WHO研擬「全球健康工作方案」(Global Healthy Work Approach),結合健康促進、職業安全衛生、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及經濟永續發展等四領域,不侷限於工作場所,由社區、社會等多方面,全面性地共同促進工作族群健康。 1970年代早期工作場所健康促進活動侷限於單一疾病或危險因子,或改變勞工個人生活習慣或行為,忽略環境、社會及企業組織等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至1980年代,工作場所健康促進活動演變為以健康計畫(wellness program)為主,包括健康篩選、壓力管理課程、餐廳均衡營養、運動、背痛預防等; 健康促進發展歷史 1980年代,但仍侷限於個人行為,缺乏社會經濟、環境及企業組織對勞工健康的影響。至今許多國家或企業的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計畫仍屬於此類。 至1990年代,健康促進涉及更多學科,也越認知勞工健康受多重因子影響,工作場所健康促進重新修正,更具整合性與完整性,同時強調個人危機因素及組織、環境因素;健康、安康(well-being)及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計畫被融為工作場所文化。 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計畫,演變為更具正面積極意義,即員工與雇主共同努力將工作場所改造為促進健康的場所(health promoting setting)。 我們的健康促進處於那個階段? 臺北市職場健康促進議題與排序調查 今年台北市以服務業為主的就業型態,都會生活壓力,與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需求,提出:健康促進政策與自主管理、健康環境、健康檢查與管理、生理健康促進、心理健康促進五大目標。 聯合醫院的研究團隊,於今年5月抽樣調查台北市260家職場對於職場健康促進議題的重要性與學習需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慎絢說,受訪者對於「職場健康促進議題」的學習需求,前三項依序為:健康環境管理、健檢分級管理、職場心理健康。 健康促進規劃 職業衛生管理模式圖 一、 爭取雇主和高階主管的支持 雇主或主管的支持與參與是職場健康促進計畫成功的關鍵。 推動者應先收集相關資料,選擇適當時機進行遊說,例如配合公司週年慶、公司主管生病入院等。或者邀請專家專題演講,誘發動機。 建議:利用公司健康檢查結果歷年分析結果遊說。 二、 成立推動小組 負責推動者可邀請人事、工安、工會或各階層員工代表組成推動小組,共同參與規劃、執行和評估工作。 實例建議:邀集工安,人事,或在公司有大量人脈的資深員工一同參與。 三、 進行需求評估 可藉由座談會、問卷調查探詢員工健康認知與需求。 由健康管理專業人員進行廠訪,焦點訪談了解公司政策,整理分析員工健康檢查資料,綜合判斷提供專業建議。 職場健康促進範疇包括健康生活型態、疾病預防、特殊保護及健康篩檢照護等,常見的議題如表一。 建議:主管支持與需求評估同樣重要。 表1 常見的職場健康促進議題 四、 設定優先次序 選擇職場健康議題必須考量議題的重要性、發生頻率、相關資源能否取得、可能效益等。 可以行銷觀念為出發點,宣導廣告,強化員工認知,創造需求。 可將問卷調查和歷年健康檢查結果分析整理,制訂優先次序。 建議:經費與主管意願常是決定因素。切勿忘了促進健康的終極目的。冷熱門議題可以夾雜進行。 五、 擬定計畫據以執行 計畫初期即應公告週知,讓所有同仁了解計畫宗旨、內容及預定目標。 完整的計畫應包括提供資訊、舉辦活動及建立支持性環境。 建議:要設定目標族群:全廠一起辦活動,無針對性。→健康者更健康,目標族群長期被漠視(線上員工)。兼顧專業與非專業需求。計畫制訂不只有短期目標。不要迷失醫療專業角色。計畫制訂需要有彈性。 六、 計畫成效評估 檢視員工的參與情形、意見與建議,皆有助於改善或調整活動計劃。 最後的成效評估可判斷是否達成目標,具體呈現成果及影響,爭取主管和所有同仁持續支持。 建議:成效評估別忘了健康促進實際效益。健康效益呈現技巧。 健康促進實務分享 健康管理 根據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指南Ⅲ(NCEP ATPⅢ) 來進行三級管理: 第一級: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 →予門診治療及個案追蹤管理 第二級:具有下列2項以上影響高血脂治療目標值的因子,並經由佛明罕心臟研究預測分數大於20%以上者:1.抽菸 2.高血壓 3.家族心血管疾病史 4.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5.高密度脂蛋白<40 mg/dl →予健康照護,安排個別營養衛教及運動管理 健康管理 第三級:新陳代謝症候群(衛生署定義以下5項因素中符合3項以上即可確立診斷): 1.男性腰圍≧90cm或女性腰圍≧80cm ﹙或BMI ≧ 27﹚ 2.三酸甘油酯≧150 mg/dl 3.空腹血糖≧110 mg/d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