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 朱煜 2009年9月23日 一、传统备课的缺陷 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强调教学既定环节,忽视互动生成 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联系生活 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 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的全部,由不同的学科组成,课只是学科教学的一个单位。学校开设分科课程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成长元素。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要求 备课要体现预设生成的统一 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备课中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具体做法:分析教材、收集资料、学会储备、资源共享 备课要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 目标整合、内容整合、形式整合、各种资源整合 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策略 开放性策略 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 预设性策略 教师要对学生所学的内容可能达到的程度有一个预期的展望。 结构性策略 教师将某一个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 反思性策略 寻找教学预设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 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 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发展的融合点。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方法 (一)与教材对话 理解课程标准、学科教学要求 知识: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识别、解释、归纳、推断、区别、预测、检索、整理 技能:模拟、重复、临摹、类推、扩展、独立操作、灵活运用 体验: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接受、欣赏、拒绝、形成、树立、坚持 深入解读教材(读懂——超越) 选择教学点 梳理选用教学资源 培养积累资源的意识 及时发现收集整理资源 合理运用资源 (二)与学生对话 1、学生喜欢的课堂—— 有充分的师生、生生交往 有新奇富有挑战的教学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2、备课中的学生观——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尊重学生是教师起码的职业操守 设计有效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到悟其渔识 充分预设,为了有效生成 第一个生活里有好几个情妇,从小也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吸少量的烟,爱一意孤行; 另一个是,有三个情人,嗜烟好赌,每天多要喝不少白酒,脾气暴躁,手腕强硬; 最后一个候选人是,有爱心,没有情妇,一生只对一个女人倾心且忠心,善绘画,爱护小动物,不会抽烟,只是偶尔来点啤酒。 (三)与自己、同伴、社会对话 1、在反思中完善备课 本体性知识反思、条件性知识反思、发展性知识反思、与学生换位思考 改进建议 上课之前理清折叠的各个步骤。 对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的步骤充分预设。 对开始时的几个步骤力求全体学生都过关。 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较难的步骤要既要有教师的讲解示范,又要有部分学生的展示。 2、集体备课(同学科、不同学科) 3、利用网络,研究名师的课堂 4、发掘家长、社区资源,广泛阅读思考 * * 罗斯福 邱吉尔 希特勒 在课上,老师教孩子们折电话机。这是学生第一次折纸。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边演示一边指导学生折叠。但是由于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没有学会。最后老师只好把折叠方法拍成照片,挂在校园网上,请家长在家指导。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认为这堂的失败是因为教学内容太难。 思考:你看了这个案例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改进? “行动教育”操作模型示意图 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得的教学行为调整 课例为载体/教师与专业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更新理念 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 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新设计阶段 关注体现新理念、新经验的教学设计 (1) 齐读 (2)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将军俑?(衣着、神态、身材、想象)其中“衣着、神态、身材”是看到的,想象则是作者联想到的,有了这样的联想,没有生命的陶俑才能变得栩栩如生。 (3)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写出了将军俑的“个性”? (这个环节指导得还不够,学生说出了词语,那么这些词语与个性有什么关联呢,我没有再深一步。) (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