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基地吹填砂大围堰技术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xx长兴造船基地吹填砂大围堰 技术总结 1、工程简介及设计特点 1.1 工程简介 本工程围堤堤顶外边线布置于距现有大堤堤顶外边线100~350m。上游端与粤海长兴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岸坡接顺,下游端顺岸至横沙港弯入处。 圈围工程围堤长9.112km。其中:主堤长 7.896km,侧堤长 1.216km。圈围工程造地面积1.792km2 ,合2690亩 。 其中:A区37.3万m2 、 B区38.6万m2、C区19.0万m2、D区84.3万m2 主堤堤顶外边线基本沿规划驳岸线,距现有大堤堤顶外边线70~450m,一般180m。 本工程吹填范围从拟建围堤至现有大堤之间,以起点、前卫港、跃进港、西镇港、终点为分界,划分为A、B、C、D四个围区,各围区吹填面积分别为37.35万m2、38.88万m2、19.20万m2、84.87万m2,吹填总面积为180.30万m2。 填高程 本阶段吹填设计高程为5.0m。 1.1.2 吹填工程量 吹填区地基平均沉降0.40m(最大 0.45m,1年后地基土固结度为61%,残余0.156m)。 根据经验吹填土本身的固结沉降一般为吹填厚度的10~15%,这部分沉降将根据砂源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分析计算。 根据沉降计算并考虑吹砂流失量,本工程 A、B、C、D四个围区暂定吹填量见下表 围内吹填量汇总表 围区 总吹填量(万m3) A围区 148 B围区 149 C围区 62 D围区 290 总计 649 1.2 设计原则 = 1 \* GB2 ⑴ 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范、规定。 = 2 \* GB2 ⑵ 现阶段造船基地总体规划尚未最终确定,本次圈围工程根据岸线现状分为四区,暂不考虑船坞等水工建筑围堰布置。A区从新开港向下1000米基地起点到前卫港;B区从前卫港到跃进港;C区从跃进港到西镇港;D区从西镇港到基地终点。 = 3 \* GB2 ⑶ 在基地的起点、终点及前卫港、跃进港、西镇港两侧设侧堤,前卫港按封港实施,水系调整前保留港口维持通水现状;跃进港、西镇港按不封港实施,现阶段保留这2个港口,侧堤的位置为河口宽度加上下游各退100m。 = 4 \* GB2 ⑷ 圈围大堤防汛标准为:二百年一遇高潮位加十二级风(32.7m/s)组合防御能力。 = 5 \* GB2 ⑸ 圈围造地的最终标高暂定为+5.00米。 = 6 \* GB2 ⑹ 圈围工程主堤堤顶外边线的位置应在0.00米等深线以内,不可超越上海港港政管理处2003年8月19日划示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长兴岛造船基地驳岸规划线。 1.3 设计内容 1.3. 根据初步设计多方案比选,确定主堤堤顶外边线设置在0m线以内(距0m 线约30~78 m)的现址,以满足规划驳岸线、工程安全、造价合理等要求。 1.3. 在基地的起点(位于新开港下游约1km)、终点(距西镇港下游约3.3km)及前卫港、跃进港、西镇港两侧设侧堤,侧堤的位置除前卫港外为河口宽度加上下游各退100m(前卫港上下游各退50m)。 1.3.3 隔堤及龙口平面布置 本工程由上述8条侧堤分成A、B、C、D 4个围区,其中A、B围区设1条隔堤,把围区分别分隔成2个小围区; C围区不设隔堤;D围区设2条隔堤,把围区分别分隔成3个小围区,共计4条隔堤8个小围区。 每个小围区个设置1座龙口,共8座。 1.3 包括排水口、临时防汛闸门、主堤结构、防浪墙、堤顶道路、堤身结构、外坡结构、护脚和护底、保滩结构、内坡结构等。 2、同期同类工程国内外行业水平与专业水平对比说明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上海通过数次大规模的围垦,共计圈围滩涂土地8.43万公顷,使上海的地面积扩大了14%,相当于嘉定、闵行两区土地面积的总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土地资源。   上海位于长江口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滩涂资源。现今上海市6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其中62%是通过滩涂围垦得来的。滩涂资源无疑成为了申城不可多得的一大资源。“九五”期间,上海利用滩涂资源造地120平方公里,如构筑起15公里长的安全屏障———海塘,建成了浦东国际机场;为配合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在南汇周边滩涂圈围了67平方公里,建设洋山深水港的后方基地海港新城;作为世界第三港的上海港,大多数码头都是利用滩涂资源建造的;在市区加快绿化建设的同时,还利用滩涂垦地建造了川沙林场等一批森林。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经市房地资源局统计分析表明,上海城市发展高峰年,用地为533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000公顷。为满足占补平衡的要求,同时确保上海地区湿地资源总体上有一定的增长的前提下,2000年至2010年,根据规划,将促淤土地7.2万公顷

文档评论(0)

139****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