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温度对发酵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影响产物生成速率和产率.温度越高,酶反应速度越快,微生物细胞生长代谢加快,产物提前生成。 (2)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而间接影响发酵. 改变培养液的物理性质会影响到微生物细胞的生长。例如,温度通过影响氧在培养液中的溶解、传递速度等,进而影响发酵过程。 (3)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金色链霉菌的四环素发酵中,在低于30℃主要合成金霉素,温度达35℃则只产四环素。通过改变酶的调节机制实现。 (4)影响酶系组成及酶的特性:温度越高,酶反应速度越快,微生物细胞生长代谢加快,产物提前生成。但温度升高,酶的失活也越快,表现出微生物细胞容易衰老,使发酵周期缩短,从而影响发酵过程最终产物的产量。 (5)同一种生产菌,菌体生长和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也往往不同。 最适温度:最适于菌的生长或发酵产物生成的温度。如谷氨酸菌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产谷氨酸的最适温度为34℃-37℃。 pH值对发酵的影响 发酵液pH的改变将对发酵产生很大的影响。 ①改变细胞膜的电荷性质,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原生质体膜具有胶体性质,在一定pH时原生质体膜可以带正电荷,而在另一pH值时,原生质体膜则带负电荷。这种电荷的改变同时会引起原生质体膜对个别离子渗透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微生物对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产物的分泌,妨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如产黄青霉的细胞壁厚度随pH的增加而减小,其菌丝的直径在pH 6.0时为2~3um,在pH 7.4时,则为2~1.8um,呈膨胀酵母状细胞,随pH下降菌丝形状可恢复正常。 ②影响菌体代谢方向。培养液的pH对微生物的代谢有更直接的影响。在产气杆菌中,与吡咯并喹呤醌(PQQ)结合的葡萄糖脱氢酶受培养液pH影响很大。在钾营养限制性培养基中,pH 8.O时不产生葡萄糖酸,而在pH 5.0~5.5时产生的葡糖酸和2-酮葡萄糖酸最多。此外,在硫或氨营养限制性的培养基中,此菌生长在pH 5.5下产生葡萄酸与2-酮葡萄酸,但在pH 6.8时不产生这些化合物。发酵过程中在不同pH范围内以恒定速率(O.055%/h)加糖,青霉素产量和糖耗并不一样,见表8—4。 表8—4 在不同pH范围内恒定速率加糖,青霉素产量和糖耗的关系 pH范围 糖耗 残糖 PenG相对单位 pH范围 糖耗 残糖 PenG相对单位 pH 6.O~6.3加糖pH 6.6~6.9加糖 10% 7% O.5% 0.2% 较高 高 pH 7.3~7.6 pH 6.8控制加糖 7% <7% >O.5%<O.2% 低 最高 ③影响代谢产物合成。如采用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生产过程中最不希望产生蛋白酶。在pH 5.0以下,蛋白酶的活性迅速上升,对白蛋白的生产很不利;而pH在5.6以上则蛋白酶活性很低,可避免白蛋白的损失。不仅如此,pH的变化还会影响菌体中的各种酶活以及菌体对基质的利用速率,从而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故在工 1 业发酵中维持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最适pH是生产成败的关键之一。 CO对发酵的影响 (1)CO可作为重要的基质。如在以氨甲酰磷酸为前体之一的精氨酸的合成过程中,无机化能营养菌能以CO作为唯一的碳源加以利用。异养菌在需要时可利用补给反应来固定CO,细胞本身的代谢途径通常能满足这一需要。若发酵前期大量通气,可能出现CO减少,导致这种异养菌延迟期延长。 (2)溶解在发酵液中的CO对氨基酸、抗生素等发酵有抑制或刺激作用。大多数微生物适应低含量CO (O.02%~O.04%)。当尾气CO含量高于4%时,微生物的糖代谢与呼吸速CO又如发酵液中溶解青霉素比合成速率降低40%。时,当CO分压为0.08×10Pa率下降;%时,酵母活80%时会强烈抑制酵母的生长。当进气CO含量占混合气体流量的为O.0016%。在充分供氧条件下,即使细胞的最大摄氧率得到满足,发酵液中的80力只有对照值的其产05×10Pa时,浓度对精氨酸和组氨酸发酵仍有影响。组氨酸发酵中CO分压大于0.CO高于此值对Pa,分压的提高而下降。精氨酸发酵中有一最适COCO分压,即1.25×10量随含CO精氨酸合成有较大影响。因此,即使供氧已足够,但应考虑通气量,以控制发酵液中的 量。1%含量为)CO抑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紫苏霉素的合成也有影响。当进气中的CO(3 2/3时,紫苏霉素的产量分别为对照组的和1/7。和2% 4)CO对细胞的作用机制(HCOCO主要作用在细胞膜的脂溶性部位,而溶解于水后形成的溶解于培养液中的CO则影响细胞膜上的膜磷脂、膜蛋白质等亲水性部位。当细胞膜的脂质相中CO浓度达一临界值时,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