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pdfVIP

(广告传媒)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告传媒)走进延安新 闻纪念馆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在党中央 的直接领导下,党的新闻机构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 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积 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新闻出版人才。陈毅将军有诗称赞: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 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在延安全城,遍布着百余处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馆。今年春上,当我有机会到延安学习时, 作为新闻工作者,延安新闻纪念馆便成为我最希望参观的纪念馆之一。 延安新闻纪念馆最初成立于 1986 年 10 月 24 日。当时的馆址位于清凉山上,隶属于延安日 报社,馆名由陆定一同志题写。2003 年,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 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筹资,在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建设新馆,馆名由穆青同志题 写。2004 年 9 月 30 日,新馆建成对外开放。 展厅布设:似身临其境触摸历史 新建成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外型就像依山而建的一片上下三层的窑洞,整个建筑的色调是浓 淡相间的土黄色。一眼望去,既分得出这是一座现代的新建筑,同时又与它身后依偎着的清 凉山浑然一体,那是只有西北黄土高原才特有的颜色。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自然体现出一 种意寓: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图①)。 ① 纪念馆为上下三层,总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 1580 平方米。陈列共分 “中共 中央党报委员会、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延安时期的党报与报人、 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展出。 观众步入纪念馆,首先面对的是展馆序厅。序厅天顶的中央有五角星图案,五角星外圆环绕 的区域内为天蓝色,周围是淡黄色,其间有一个个天蓝色线条勾成的圆围绕着中央,一圈圈 向外延展开去,布满序厅天顶。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就像有一组组清晰的无线电波,从 五角星中央发出,传播到整个天穹,这意寓着党的声音通过新闻机构传向全中国。序厅正中 是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手书: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巨石上面,一簿摊开的本册上, 一支硕大的老式钢笔决然而立。这种被设计者做成古铜色雕塑的本册和钢笔,给观众以很强 的视觉冲击力,它仿佛向人们昭示,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党的新闻工作者是怎样工作的。 序厅正面的墙以黑色为底色,上面布满了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延安时期主要报刊的报样 图案;左右两侧的墙上是延安宝塔山、清凉山等陕北地形的浮雕。序厅就像一个独具特征的 引导者,把观众带入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在延安的初创时期(图②)。 ② 整个展厅共展出文物 180 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 400 余幅。与通常展览 不同的是,除了展板、图表、照片和陈列实物外,展馆充分运用场景复原和景象合成技术, 把当年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延安窑洞中的工作、生活场景逼真地再现出来。最典型的是在展厅 二楼北侧,设计者复原了当年清凉山上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石窑遗址(图③),在其中重现 了新华社收发报室、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图④)、中央印刷厂排字车间、印刷车间、 解放日报编辑室和职工宿舍六大场景。以真人大小塑造的延安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蜡像在这些 石窑工作室里栩栩如生,观众行至此处,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放轻脚步,屏气凝神,生怕打扰 了 “他们”紧张的工作。 ③ ④ 复原当年的场景确实能够帮助今天的观众感受和理解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工作的艰辛。如果参 观者从所复原的 “潮湿阴暗的石窑”里出来,再来读一读展板上当年那些奋斗者留下的文字, 体会将会更深刻—— 1939 年任新华社社长的向仲华同志说: “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新华社工作人员的工作是非 常艰苦的,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小时以上。尤其是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华社分社的同志 们,不仅要学会宣传战线上斗争的本领,而且要学会对敌作武装斗争的本领,不但要会写文 章,还要会打仗。” 条件尽管艰苦,但吓不倒胸怀远大理想的延安

文档评论(0)

ma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