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中的族群问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当前台湾社会中,族群问题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族群问题在台湾岛内存在已久,但是作为—个政治问题提出来,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执政时期。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社会的族群问题越来越严重,岛内的各个族群逐渐呈现撕裂状态。族群问题给台湾岛内政治带来了重要影响。同时,由于“台独”势力借族群问题挑拨岛内省籍矛盾,造成许多台湾人民对国家认同产生扭曲,这将十分不利于祖国的统一。      一、台湾的族群划分      “族群”这个概念首先出现于现代西方政治学界,它是—个区别于“民族”的概念。西方政治学界认为,民族主义发展到现代,很多国家内部的冲突已经无法用民族冲突来定义,因而就派生出了“族群”的概念。其较为宽松的定义是指,在大的社会脉络中一群分享共同兴趣与价值的人组成的群体。这样的群体有着共同的历史经验、历史记忆,还有共同的认同目标、利益认识和情感追求。这种意识称之为“族群”意识。在台湾,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也存在着所谓的族群。并且按方言和省籍的不同,可分为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四大族群。   台湾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早期的移民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年代。其中最主要是来自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的古越人的一支。他们在与来自南洋群岛的马来人融合后,逐步演变为后来的高山族和平埔各族,他们自称原住民。当前,原住民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原住民与汉民族在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这些文化差异正是原住民维持其族群边界的基础。在台湾光复前,原住民保持了自己原有的文化体系。但是光复后,由于当局的不当措施,他们的文化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原住民也受到汉族的欺凌与歧视,原住民的认同危机产生。同时,原住民的族群意识也开始产生。   闽南人也称为“福佬人”、“鹤佬人”或“河洛人”,他们主要是从福建南部泉州、漳州等地迁入台湾的移民。占全省人口的73%,是台湾民众中人口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起初,“闽南人”最初的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认同来自于和客家人在开垦台湾时的争夺,没有涉及政治层面。国民党政府逃台后,闽南人的族群意识开始有了变化。由于国民党政权实行外省人对本省人的治理,闽南人开始突出自己“被压迫的地位”,开始形成自己的族群意识,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   客家人是两晋后自中原迁徙至闽粤等地的中原人及其后裔的总称,是五代以后新兴的一个汉族民系。清朝康熙年间,客家人大规模迁入台湾。由于迁入台湾的时间晚于闽南人,岛内肥沃的平原地区被闽南人占领,而人口和实力的差距使得客家人只好向南端和中北部的山区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客家人不但传承着忠孝节义和耕读传家的客家精神,也养成了客家特有的刻苦与团结精神。当前客家人人口约有300万~400万人,占台湾总人口数约13%~15%。在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后,相对于后到的“外省人”,客家人属于“本省人”范畴。   台湾的“外省人”大约占台湾总人口的13%。“外省人”是对随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倒台后迁入台湾的大陆各省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属性——都是“政治移民”,他们到达台湾后仍旧供职和认同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体制,属于统治势力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 “外省人”在行政部门就职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人口在台湾总人口中的比例。在政治结构中,外省人明显处于优势地位。然而,随着台湾“民主化”运动的推行和国民党本身的“本土化”。以及其在政治选举中的失利, “外省人”受到排拒而产生了群体边缘化和危机感,他们越来越倾向于自身的“族群认同”。      二、“四大族群”格局下的矛盾冲突      一个社会中,如果同时具有多个有不同“族群意识”的群体,就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出现“族群问题”。这样的“族群问题”超越“阶级、种族、性别、宗教”,却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利益的、情感的因素。台湾住民按照一般习惯分为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四大族群,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在台湾族群关系中,主要呈现三组明显的互动,并围绕这三组互动,产生了台湾社会存在的三大矛盾:原汉矛盾、闽客矛盾以及省籍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组矛盾分别成为台湾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原汉矛盾。   原汉矛盾由来已久,但在当前台湾社会存在的三种类型的族群矛盾中,原住民与汉族之间的对立是最为轻微,也最容易为岛内人民所忽视。原汉矛盾最早起源于早期大陆闽粤移民与台湾土著居民争夺资源。在国民党逃台后,由于不当措施和统治压迫,导致原住民反抗意识产生,但相对于省籍矛盾,原汉矛盾相对缓和许多。随着台湾“本土化”和“民主化”的开展,尤其是国民党失去政权之后,原汉矛盾在台湾社会已经较少提及。      (二)闽客矛盾。   闽客两大族群的矛盾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开垦台湾的过程中。当时闽客为了争夺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而进行械斗。尽管由于实力的原因,客家人往往在争斗中处于下风,但由于客家人的集中,仍然成为了台湾岛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