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室外回填土施工方案_secret.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沂市合和百富城A 块高层项目(报审稿) 地下室回填土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四栋高层住宅楼和地下车库组成,高层住宅楼地上十八层,地下一 层;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四栋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10#、11#楼±0.00相 当于黄海高程29.20M ,室内外地坪高差0.60M ,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5.4M ; 12#、15#楼±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9.05M ,室内外地坪高差0.45M ,地下室 底板面标高为-5.6M ;地下车库±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8.80M ,顶板覆土深 度为1.1M ,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4.7M ;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基础均采用天然筏 板基础。10#楼地下建筑面积:17706.00m 2,地下建筑面积:1052.0 m2,总建 筑面积18758.0m 2;11#楼地上建筑面积:14246.90m 2,地下建筑面积:811.5m 2, 总建筑面积15058.40m 2;12#楼地上建筑面积:11491.28m 2,地下建筑面积: 694.33m 2,总建筑面积12186.18m 2;15#楼地上建筑面积:11211.20m 2,地下 建筑面积:648.44m 2,总建筑面积11859.64m 2;地下车库(一)建筑总面积:7952 m 2;地下车库(二)建筑总面积:5816 m2;总建筑面总积为71630 m2,。 由于现场面积较大而且各号楼又不是同一时间开始施工,造成回填土要分 期分进行地下室室外回填位置为地下室外墙的西面、南面,位于三期与一期 之间,回填地方狭窄,回填总深度约为10.06m ,建筑物外围周长约为320m 。 按照现在场地情况本工程划分为3个水平施工区段进行回填施工。 2. 土方回填控制要点 2.1土料要求 室外回填采用外运土方,填方土料要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应符合 设计规定。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 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 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 2.2含水量控制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先实验以得 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 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 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每1m3铺好的土层需要补充水量。当含水量小时,亦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在气候干燥时,须采用加速运土、平土和夯实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2.3基底处理 ⑴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排除基坑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土方造成下陷。 ⑵当填方基底为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或碾压密实。 2.4施工准备 ⑴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人填方区或基坑(槽 ,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⑵由于本次回填为外运土,回填前应对场地进行处理以便自卸车能够到达回填位置。 (3)回填前应对地下室砌筑临时保护墙,并做防水。 (4)地下室外架、一期外架的拆除。 3. 填土方法 3.1室外基坑回填土采用人工填土,因施工现场狭小,回填时,自卸车将土方靠近三期一片区域、一期E5、E6栋之间的消防车道、一期E2栋裙楼处的消防车道基坑边缘均匀依次倾倒,就近将回填土推入基坑底,然后将土人工倒运、摊铺平整。 4. 填土压实 4.1密实度要求 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λc表示,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实际)干土密度与最大干土密度的比值。最大干土密度是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确定。本工程λc≥0.94,最优含水量Wop 为12~15%。 4.2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4.3填土压(夯)实方法 4.3.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4.3.2填土应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又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 。 4.3.3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4.3.4夯实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4.3.5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接合良好。 4.3.6外墙回填时,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在地势较低处设置集水坑抽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