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2 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处理综合落差指数法
C.2.1 落差代表性分析
a)落差的代表性是落差指数法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辅助水尺的水位是计算落差的依
据,辅助水尺的位置是否恰当, 关系到落差的代表性。因此, 辅助水尺设置的合理范围和最
优位置,要经过分析论证确定。
b)受变动回水影响为主的辅助水尺设在测流断面下游,受洪水涨落影响为主的设在上
游,同受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在上下游各选择一组水尺比较理想, 受上下游支流或湖泊水位
影响的在支流或湖泊的适当位置设置辅助水尺。 落差水尺与基本水尺间距在 20~40km 为宜。
c)可先从单一辅助水尺较简单情况下进行综合模型分析,判断其辅助水尺落差的代表
性,然后通过辅助水尺的增减和不同的综合落差优化组合, 从中选择代表好的辅助水尺, 并
确定辅助水尺的组数。
C.2.2 各辅助水尺落差权重系数的确定
a)确定落差系数的方法有距离加权法、流量加权法、试错法和变落差系数法。其中变
落差系数法, 采用水位的函数来表示落差系数, 该法能够很好的反映不同水位级下辅助水尺
落差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程度。
b)在综合落差指数法模型中,共有七组参数 k 1 、k2 、k m1 、 km2 、k m3 、km4 、 β。辅助
水尺确定后,综合模型处理过程就是对七组参数的设置与计算。 k m1 、k m2 、k m3 、k m4 为辅
助水尺的落差权重系数,当单一落差时, k m2 、k m3 、k m4 为 0 ,k m1 一般取 1 或某一常数或
某变量 km1 = f(Z 0 ) 或 km1 = f(Z m1 ) 。
c)当辅助水尺采用二组或三组或四组时 k m1 、k m2 、k m3 、k m4 一般采用距离加权求得,
绝大多数情况采用试算, km1 至 k m4 可以是常数也可以是变量函数 k mn = f(Z 0 ) 或 k mn =
f(Z mn ) ,其中 n=1、2、3、4 。
C.2.3 落差指数 β的确定。落差指数 β可分为固定落差指数和变动落差指数。
a )固定落差指数可按以下方法确定:
1) 若校正流量因素和水位有较好的关系,可按公式( C.4 )计算:
lnQ = lnq + βln?( ?Z) (C.4 )
2 )根据测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按水位级均匀选取 5~ 10 个水位, 在关系线上读取同
水位下的最大流量 ?? 、最小流量 ?? ,计算出对应的综合落差 ??? 、??? ,并按公式
?????? ?????? 1 2
(C.5 )计算出相应水位级的 β。
?????? -??????
?????? ??????
β= (C.5 )
???????-?????????
?? ??
取算数平均值 β ,然后在( 0.5 β , 1.5 β )内采用试错法挑选最优的 β值。
初 初 初
3 )经验法试算确定,根据长江干流测站分析,落差指数法的变化区间一般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