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件3岳麓版.ppt

2019 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件3岳麓版.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 1 课 俄国十月革命 谁 沉 谁 浮 后 人 说 , 花 开 花 落 九 十 年 红 旗 一 展 天 下 定 , 春 秋 几 度 风 雨 变 本课地位 本课包括两部分内容: 1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2 、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是本课的主题。 既是本单元的开篇内容 , 也 是整个世界现代史的开篇内容。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 1914 年 -1917 年,俄国有 1500 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 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 10 小时以上。 ? 至 1917 年,俄国约有 150 万人死于战争, 400 多万人伤残。 一 战 期 间 俄 国 工 人 罢 工 情 况 时间 罢工资料 参加人数 1914.8---12 月 68 次 3.5 万 1915 1000 次 54 万 1916 1500 次 100 万 “ 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列宁 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 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一、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 二月革命 背景: 时间: 主力: 结果: 性质: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1917 年 3 月 工人、士兵 1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2 、出现了 两个政权并存 局面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 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 尼古拉二世 (1868 — 1918 年 ) 绰号“血腥的尼古拉” ,这个绰 号是与他的双手沾满了国内外人民的 鲜血相联系的。他胸襟狭窄,顽固 不化,又极端残忍。俄国先后爆发 了波澜壮阔的 二月革命 和十月革命, 前者推翻了沙皇专制的统治,后者 则最终结束了他的性命。 1918 年 7 月 16 日,沙皇一家在叶卡捷琳堡被 处决。 思考: 为什么俄国在二月革命后,会出现两个政权 并存的局面呢? “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 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 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 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 列宁《四月提纲》 说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 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 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 组织教育工作。 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 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说明临时 政府是资产阶 级和地主阶级 的政权 七月流血事件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 1 )背景: ( 2 )任务: ( 3 )时地: ( 4 )领导: ( 5 )主力: 1 、一战使俄国国内矛盾激化 2 、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 策(继续一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 命火焰。 3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 导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 权转归苏维埃。 1917 年 11 月 7 日 ( 俄历 10 月 25 日 ) , 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 工人和士兵 关于列宁 1870 年 — 1924 年 列宁的口号 结束战争, 土地归农民 权力归苏维埃, 工作归失业者. ? 列宁 1870 年生于教师家庭,幼时 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 优获取金质奖章 . ? 17 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 一学期就因参加学运被捕并被学 校开除。 ? 18 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从此 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 联系在一起. ? 1903 年 , 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代表大会上 , 选举党的领导机 关时 , 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 . 在俄文 中 , 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 . 从 此 , 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 尔什维克党诞生 .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 — — 四月提纲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 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 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 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 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列 宁 回 到 彼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