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四国城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 一、概况 日本是位于HYPERLINK ""亚洲东部的HYPERLINK ""岛国,由HYPERLINK ""本州、HYPERLINK ""四国、HYPERLINK ""九州、HYPERLINK ""北海道四个大岛及6900多个小岛组成。人口1.26亿。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2011年,日本的城镇化率为91.3%。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2011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5.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万美元,日本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及商业服务业对GDP贡献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国内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亚洲第一大城市和全球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 日本的工业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工业种类齐全;生产技术先进;生产规模较大;产值较高。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电器、化工、纺织等。此外,日本的HYPERLINK "核发电"核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日本的农业实行小型机械化,单位耕地产量世界第一,稻米自给有余,但约一半粮食仍需进口;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资源生产国,捕鱼技术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每年因为滥杀鲸鱼而受到国际谴责。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 服务业是日本第三产业的核心,也是对GDP贡献最大的产业。日本的服务业极其发达,是世界上地下商业街最多的国家。 二、城镇化发展历程 日本城市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伴随工业化的推进而逐步发展。1868年,日本第一产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87.9% ,第二产业只占4.10%,全国只有为数很少的城市。随着重化业的快速发展,港口工贸城市和滨海工业区相继出现,并向京滨、阪神、中京和北九州集聚。20世纪20年代以后,日本劳动力逐渐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区域集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20年的18%上升到1940年的35%。 201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临海地区工业用地的开发,大城市周围新开发区工业的集聚,极大地加速了日本城市化进程,日本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1950年的37.3%上升到1975年的75.2%,出现了年轻人大批流入大城市而造成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地区间差距拉人的现象。直到1975年以后,随着工业增长速度减缓,城市化进程日趋成熟,日本人口向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状况才趋于改善。1980-1984年间,由于出口型产业进一步向港口工贸大城市靠拢,日本再次发生了人口向东京圈聚集现象,这不仅没有改善东京圈的工业布局和居住环境,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加之日本大城市人口集中、地价上涨、土地利用受到限制、劳动力减少及工资提高等因素,使市区居民和企业离开市中心向周围城郊迁移,大城市四周人口剧增,新城市不断出现。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城市群,即出现所谓“郊外都市化时代”。同时,由于市区人口流向郊区,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加上近年来日本大企业进一步加速转向海外生产,更快地形成了大城市的所谓“空洞化”现象,其中尤以东京都最为明显。另一方而,由于地区中心城市工业已有相当规模,工业高新技术含量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生活条件与特人中心城市方而差距缩小,因而地区中心城市活力增强,城市人口迁入超过人口迁出。 城市化发展动力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主要是依靠工业化的强有力推动。政府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大城市带发展过于集中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出现“过疏化”的现象,日本政府在工业化成功后投入大笔资金在全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大促进了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新事业创新促进法》以及《关于促进地方中心小城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等大量法律法规,积极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引导农村人口向周围城镇集中。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推动 一战后,日本开始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近代化过程,刺激了一批新兴城市的诞生,如川崎市、八蟠市、尼崎市、石兰市、日立市和丰田市等,这些城市在诞生以前都是一些叮或农村地区。以丰田市为例,它以前只是一个很小的叫举母的城下盯,从明治时代到大正年间,主要以养蚕业为中心。从1920年到1930年的10年间,人口只增加了2000人左右。但在1935年丰田汽车公司进人该地后

文档评论(0)

177****7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