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态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972年乌干达亚裔居民被迫迁往英国 巴勒斯坦人沦为国际难民或迁居国外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 我国历史上因朝代更迭和都城变换引起的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的“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 我国现在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政治迫害(政治因素) 战争(政治因素) 国家组织的人口迁移(政治因素) 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变动(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民族歧视(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美国印第安人被迫迁往生存环境恶劣地区 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 男性比女性、青年比少年和老年迁移比重大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农民居家迁居美国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21世纪初,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 种族迫害(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迫害(社会文化因素) 性别和年龄因素 水灾(生态环境因素) 旱灾(生态环境因素) 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因素)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双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C.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BC CD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俄罗斯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A由北往南迁移 B由东往西迁移 C由南往北迁移 D由西往东迁移 D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好、经济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这很大程度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民工潮”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每年农历正月前后,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南下北上,东奔西跑,铁路、公路车流如水,交织成一股逾月不退的“春运潮”。过去人们总说农村是个大海绵,如今“民工潮”浪打浪地涌出来,拍打着城市的门户。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每一个角落,也强烈震撼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农村就业压力大 城乡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 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大量涌向城市提供了机会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流动人口给城市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 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对自身以外文化的接收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本身的认同和接受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城市公用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一方面,流动人口由于规模巨大,极大地加剧了城市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人口由于不能找到合适的安置场所而私搭乱建各种“窝棚”,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流动人口的素质良莠不齐,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借流动的机会作案,给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有利于城乡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农村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使很多老人和孩子在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失去了应有的照顾,老年人生活困难,孩子的教育成了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缓解就业压力 B.可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 A.铁路运输慢 B.年货运量大 C.民工人数多 D.为了安全减少了车次 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因老龄化吸收移民 B.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 C.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 D.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