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学而第1(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2(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3(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4(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5(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6(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7(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8(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9(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10(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11(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12(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13(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14(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15(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16(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17(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18(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以及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也记录了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19(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20(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第一章 论语学而篇 1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yùn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①,不亦君子乎?”;;《陈毅孝敬父母》、《孔融让梨》、《王祥卧鱼》等。小故事讲的是孝顺:1、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2、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3、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老师、长辈,少说多做,坚守诚信,对人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人。”; ;; 子曰:“温故①而知新②,可以为师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人而不仁①,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②何?”; 子曰:“军不与祭①,如不祭。”; 子曰:“仁者安①仁,知②者利仁”; 子曰:“朝①闻道,夕②死可矣。”;里仁篇第四 3;;公治长篇第五 1;公治长篇第五 3;公治长篇第五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3 《论语》ppt课件.pptx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4 《论语》处世篇1.pptx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5《论语》读书交流会.pptx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7《论语》话题作文.pptx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8《论语》精读.pptx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11《论语》论仁.ppt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14《论语》赏析.pptx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19《论语》中的学习观.ppt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22《论语十则》.ppt
- 经典文学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论语教学课件 25.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