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资料报告.docVIP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资料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袁壮兵 2012-7-25 10:32:49  来源:《城市规划》2011年09期 容摘要:澳门经过45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中国传统渔村演变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和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其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共经历了六个阶段。结合对不同阶段的历史大事件分析,阐述了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关 键 词:城市空间形态 演变 大事件 澳门 作者简介:袁壮兵(1977-),男,硕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城市规划师。   澳门经过450多年的发展演变,由一个中国南方的传统渔村演变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并向世界旅游休闲城市转变,堪称中国城市史甚至世界城市史上的一朵奇葩。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及氹岛、路环岛的狭小地区。从南宋开始,澳门一直属香山县管辖。澳门半岛三面环海,从东北斜向西南,东部有东望洋山、望厦山,西部有西望洋山,西北部有青洲山,这些山的高度都只在30至90米之间。澳门属暖温带气候,受季候风影响较大,这是开展远洋贸易借助信风航行的重要条件。氹仔主要由大潭山和小潭山组成,路环由叠石塘山和九澳山组成。1840年,澳门总面积约10.28平方公里,澳门半岛仅2.78平方公里。   16世纪中叶至鸦片战争前,澳门的主要历史大事件和城市建设主要集中于澳门半岛,澳门半岛是这段时间的主要研究围。鸦片战争之后,澳葡当局占领氹仔、路环两个离岛,研究围扩展至包括两个离岛的澳门全境。 一、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阶段划分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史阶段划分的标准,以澳门发生的历史大事件为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因素,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在发展,中国传统渔村时代(1557年以前)。葡萄牙人定居澳门之前,澳门主要有望厦村和妈阁村两个村落,主要从事渔业、海洋贸易业和农业,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渔村。   第二阶段——澳门开埠,城市建设探寻期(1557-1586年)。1557年澳门正式开通商埠,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定居,成为建设澳门的一支重要力量。葡萄牙人集中居住于澳门半岛中西部,开始按照西方城建经验建设澳门葡人聚居区,形成澳门天主教之城的雏形和基本格局。   第三阶段——租借发展,城市稳步发展期(1586-1840年)。1586年葡印总督批准澳门享有城市自治权。葡人城区处于中国政府统治下,向中国政府缴纳土地租金和贸易关税,葡人城区部基本处于葡人独立自治状态。葡萄牙人为抵御竞争强敌,开始修建完整的城墙、炮台等城防体系,华人城区和葡人城区有了明确的边界,澳门半岛呈现“双核三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四阶段——殖民开发,城市突破扩期(1840-1974年)。鸦片战争后,澳葡当局逐步取得对澳门全境的殖民统治。原有城墙逐渐被拆毁,葡人社会突破城墙围向外扩,华葡城区走向融合。澳门开启大规模填海发展时代,城市各功能区日渐完善,澳门城市向近代城市演进。   第五阶段——自治过渡,城市平稳发展期(1974-1999年)。1974年葡萄牙新政府宣布实施非殖民地政策,澳门政权逐步向澳人自治过渡。这段时期澳门城市建设重点在填海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对外交通联系。   第六阶段——澳门回归。城市高速建设期(1999年至今)。澳门回归中国,实现“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由于实行一系列开放政策,澳门旅游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呈现出大规模、大体量。高速度态势,重点集中在路氹城填海区,澳门半岛、离岛呈现双城格局的空间形态 二、自在发展,中国传统渔村时代(公元1557年前)   1152年,南宋拆县,划南海、新会、番禺三县的滨海地带设立香山县,将澳门划归香山县管辖。自南宋时期开始,澳门逐渐有人定居,澳门早期的居民聚居在半岛望厦山脚一带,依托西江冲积形成的望厦平原。主要从事农耕种植业,同时发展渔业、航海贸易业,形成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1547年明朝政府在澳门望厦设置澳门第一个行政性机构——望厦村。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澳门半岛南部的妈阁庙附近很久以前就一直是中国大陆渔民进行航海贸易的中转站和交易点。妈阁村民最早是来自的渔民。随着渔民和商人的增多,逐渐形成妈阁村。1488年,当地居民依据自己的信仰建立了航海保护神——妈阁庙,这也是澳门历史上第一座标志性建筑。妈阁村的布局围绕妈阁庙进行。澳门半岛除望厦、妈阁两个村落外,在沙梨头一带还散居着一些住户。   在这一时期,澳门半岛的发展并未受到强大的外力所左右,以一种自在的方式发展着。这些落里基本上是简陋的民居围绕着祠堂或庙宇,随形就势自由地分布,形成早期村落布局。当时的澳门半岛与中国南部其他沿海地区的村落并无不同,呈现出中国传统渔村形态(图1)。 三、澳门开埠,城市建设探寻期(1557——1586年) (一)历史概况及演变影响因素   葡萄牙是第一个在建立殖民地和贸易站的欧洲国家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