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碳通量作为碳循环的重要指示器,是衡量碳循环在某一时间段内的重要依据,
而河流碳通量不仅是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各个碳库之间的重要载体,
且其生物地球化学性质对流域地表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相当敏感。全球变化背
景下,高原寒冷地区的河流碳循环对全球碳循环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
越多的重视,然而高原环境水电开发如何影响流域碳循环过程,对区域环境造成
怎样的改变,针对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十分有限,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藏东南地区典型冰川小流域波堆藏布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
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总悬浮物(TSS )、颗粒有机碳(POC )、溶解无机碳(DIC )
稳定碳同位素及水温、溶解氧、电导率、pH 值等基础理化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
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水电开发运行对流域碳循环和当地环境的改变程度,为深
入认识高原生态敏感区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反馈机制做出理论贡献,并
为制定合理水电开发方案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通过对波堆藏布冰川型小流域内的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对流域碳通量的变化的
影响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水电站拦蓄作用会对河水理化性质造成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水电站库
区水温升高(平均增幅约1°C )、电导值升高(平均增加17s/m)、pH 值降低(平
均约0.3 )、溶解氧变化幅度减小(约为上下游邻近点的55% )。
2 、水电站处pCO2 变化幅度异常显著,分别是上下游临近点的2 和4 倍,表
明水库拦蓄作用将导致更多CO2 逸出大气,成为大气CO2 的一个碳源。
3、水电站会对TSS 和POC 形成截流效应,水电站处POC%显示出明显下降,
结合水体pCO2 变化,说明水库拦蓄作用加强了河流有机碳氧化分解,从而改变了
河流有机碳输出的组成和通量。
4 、流域内河水DIC 稳定碳同位素(δ13CDIC )整体偏正,说明河水DIC 来源主
1
青藏高原典型小流域水电站运行对河流碳组成和通量的影响
要受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的控制;δ13CDIC 值在库区较河道明显偏负,进一步证实水
电站库区的“湖泊化”效应及其对水化学和重要碳循环过程的改变。
综上,在高原寒冷地区进行水电站开发,将严重影响水体水化学特征和碳循
环过程,从而深刻影响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以及流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高原水
库/湖泊具有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湖泊化”效应,即有机碳氧化分解是改变库区水
化学和碳通量组成的主导过程,从而使得库区 CO2 逸出通量增加,在碳循环中扮
演碳源角色(而非其它地区常见的碳汇角色),这在相关研究和管理决策中应引起
足够重视。
关键词:青藏高原,水电站,冰川型小流域,碳通量。
2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carbon cycle, carbon flux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measuring the carbon cycl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nd river carbon
flux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arbon flux but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connecting various carbon pools. And its biogeochemical properties are quite sensitive
to the response of the river basin surface processes and human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ha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565.5-2022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5部分:车把试验方法.pdf VIP
- 工程保险合同纠纷裁判指引_记录.docx VIP
-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测规定试行.doc VIP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pdf VIP
- 宗教的文化专题——道教.ppt VIP
- (最新)知识考核旅行社计调三级真题精选附答案(答案在末尾).docx
- 临床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与康复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23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12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ABB XT2-XT4 电子脱扣器 Ekip Dip LSI-LSIG 手册(中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