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阴虚证 ? 辨证要点: 1 、多有虚劳久病,或房事不节,性欲妄动,或温 热病后期等耗伤肾阴的病因病机。 2 、有阴虚的一般表现:如形体消瘦,口燥咽干, 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3 、有定位在肾的主要表现:如肾阴虚,主骨生髓 功能失常,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肾不交则 失眠多梦;虚火妄动则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冲 任失调则经少、闭经或崩漏。 脾气下陷证 ? 概念: 脾气下陷证是指脾虚无力升举,反而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又称中气下陷证或脾虚气陷证。 ?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胀;或 久泄不止;或脱肛;或子宫下垂,胃、肝、肾下垂;或小 便浑浊如米泔。伴见少气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 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 ? 辨证要点: 1 、本证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故有脾气虚的病因存 在,且病程较长。 2 、以内脏下垂为主症:如胃下垂则脘腹有坠胀感;脱肛 常见便意频数,肛门坠胀;子宫下垂则见小腹坠胀等。清 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久泄不止,小便如米泔。 3 、有脾气虚的症状表现:如纳呆,便溏,少气懒言,神 疲乏力,舌淡苔白, 脉弱等。 脾不统血证 ? 概念: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亏虚,统血无权,以致血溢脉外而出 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便血,尿血,肌衄,齿衄,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或崩 漏。伴见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 弱。 ? 辨证要点: 1 、具有久病,劳倦伤脾,脾虚统血无权的病因病机。 2 、以出血为主要表现:如便血,尿血,肌衄,月经过多 或崩漏等。 3 、有脾气虚的一般表现:如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 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等。 4 、无血热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以致出血的病因病机存在。 脾阳虚证 ? 概念: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的虚寒证候。 又称脾虚寒证或脾胃虚寒证。 ? 临床表现: 纳呆,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泄或完谷不 化,或浮肿,小便不利,或妇女白带清稀量多, 面色恍白或晦滞,畏寒肢冷,神倦乏力,少气懒 言,口淡不渴,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 脾阳虚证 ? 辨证要点: 1 、本证常由脾气虚发展而成,或因过食生冷,损 伤脾阳,或肾阳虚衰,火不生土所致。 2 、有脾气虚的表现而病情较重,如纳呆,腹胀痛 喜按喜暖,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神疲乏力等。 3 、有阳虚阴寒内盛表现:如畏寒肢冷,面色恍白, 口淡不渴,舌淡胖苔白滑,脉迟无力。 4 、脾阳虚失于温运水湿,水湿内停则浮肿、小便 不利;寒湿下渗则白带清稀量多。 寒湿困脾证 ? 概念: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阻遏中阳所表现的证 候。又称湿困脾阳证。 ? 临床表现: 脘腹闷胀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泄, 肢体困重,或浮肿,小便不利,或目黄,肌肤发 黄而黄色晦暗如烟熏,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 濡缓。 寒湿困脾证 ? 辨证要点: 1 、有饮食生冷寒凉之品,或涉水雨淋,或久居湿地等致 寒湿内侵的病因,或过食肥甘厚味,中阳被困,湿从内生 的病机存在。 2 、寒湿困脾,中阳被遏,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见脘 腹胀闷,呕吐泛恶,口腻纳呆。 3 、有寒湿之表现:如口淡不渴,舌体胖苔白滑,湿盛则 便溏泄,湿停肌肤则浮肿、肢体困重。苔腻、脉濡缓均为 湿之征。 4 、若寒湿困脾不解,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身目发黄 而色晦暗,为阴黄,则属实证转为虚实夹杂证。 5 、脾阳虚与寒湿困脾的鉴别:前者为脾阳虚而湿从内生, 属虚证,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后者为寒湿内侵, 属实证,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蕴脾证 ? 概念: 湿热蕴脾证是指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又 称中焦湿热或脾胃湿热。 ? 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恶心呕吐,厌食,大便溏泄,肢体困 重,小便短黄,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 皮肤发痒,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 湿热蕴脾证 ? 辨证要点: 1 、具有感受湿热邪气,或饮食肥甘酒酪,酿成湿 热的病因病机。 2 、具有定位意义的脾胃功能失常的证据:如脘腹 痞闷,厌食,大便溏泄。 3 、有湿热证的表现:如肢体困重,身热不扬,汗 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4 、湿热蒸熏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则见面 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属阳黄。 胃阴虚证 ? 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