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格斗兵器 :矛、枪和戈等
篇一:中国古代兵器
我花了一天时间编辑的一些关于古代兵器的知识!
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
过原始的骨制鱼叉,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
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勐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
以使用三股长叉,一般称作「虎叉」。
《水浒传》说道解珍、解宝两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状,
要捉山上大虫,于是「拿了钢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可见
「钢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时为了便于远掷以确保安全,又改成
了投掷用的飞叉。
「叉」后来发成兵器,种类很多,大致可按长短分,或以叉
股分;历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与钩、镰、钯等杂兵器并论。宋
代有叉竿,长二丈,用来叉飞梯与登城。南宋宗泽的偏将张纯善
使飞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并且教出很多使飞叉的士卒。
明代又有丈余长的「马叉」,茅元仪的《武备志》说:「上可叉
人,下可叉马。」是步兵所用的长兵 .
国剧《金钱豹》里,有飞叉的特技,叉头分成三股,股与叉
柄连接处,套上钢片两片,随着演员舞动、抛掷时,铮铮作响,
增强了惊险与娱乐的效果。这些其实都是从民国初年江湖杂耍卖
艺者学来的身段。
第 1 页 共 23 页
另有一说: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宋元以前,初不见用诸战阵,
或谓汉时蛮人,皆以此为利器;又谓叉为古时猎兽之器。如上
说,则叉实创自南蛮;如后说,则叉创于猎户;孰是孰非,亦未
能断定,始自何时,亦无从稽考,姑置不论。
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宗泽偏将
张纯。纯为花县人水镜明月老乡也 ^_^! )力猛侞虎,善使飞叉,
能于二十步外取人,发无不中;时行伍中从而习者,颇不乏人。
据此说,则叉始于南宋,以法之创始而推诸叉,即谓为叉亦创于
是时,亦无不可;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盘、飞、掷、打
击、抢接诸法而巳;其后代有增减,然皆从以上各法中变化而
出;即今日所传之飞叉法,虽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
此六法杂乱而复叠行之耳。惟习此者,以南人为多,北派武术中
习此者甚少;岂发源之处,视为不足贵乎?抑以南渡之后,其法
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传乎?
“干戈”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对兵器的总称,它们分别代表
两种武器。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干”和“戈”
两字。随着文字的演变,“干戈”已成为战争和斗争的代名词,
如我们所熟悉的“大动干戈”和“化干戈为玉帛”等。可见干和
戈这两种兵器在我国已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了。
干,据说是一种分叉的木干,用来抵御野兽和敌人的进犯,
是人类最早的防御武器,也是打猎用的猎具。
第 2 页 共 23 页
戈,最初是一种在木杆上绑上石刀用以打击猛兽的猎具。后
来被青铜材质的戈头所取代,正式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器之
一。
在以战车为主的商周时期,戈被列为战车五兵之一。所谓战
车五兵就是指:戈、殳、戟、矛和夷矛(另外还有其他说法,这
里就不一一列举)。
戈由柲(柄)和戈头两部分组成,柲(柄)多为竹、木制
作,长度通常为 1 米左右,最长超过 3 米。戈头多为青铜材质。
其攻击方式为:勾、啄两种 .
下图为秦代青铜戈头,其出土于一号坑 T10 方六过洞,戈头
为长“胡”四“穿”,弧“援”无脊,刃“内”,“内”上有条
形“穿”一,戈通长 26.7、援长 16.7、胡长 12.5、内长 10 厘
米。出土时有柲和青铜戈头。柲为木质(已朽),通长 288 厘
米。
在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青铜戈数量十分少,多少说明戈在秦代
兵器中的地位已不像商周时那么重要了。到了西汉后期,由于铁
制兵器的逐渐增多,青铜戈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另外当戈与矛组合,便成为了一种不一样的兵器,那叫
“戟”。种不一样的兵器,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