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学》与《生药学》之异同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药系主任 李峰教授
我校药学院现在每年同时招收中药学专业和药学专业的硕士和本科生。在生药系同时开设了《中药鉴定学》和《生药学》这两门课程。那么《中药鉴定学》和《生药学》到底有何差异?同学们应该如何了解和认识这两门课程呢?
《中药鉴定学》与《生药学》分别为我国医药院校的中药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它们在研究天然药物,保证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贡献;它们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其学科的产生背景、课程设置及主要研究对象等方面亦有一些不同,现论述如下。
学科产生背景的异同
1.1 《中药鉴定学》的产生
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中药鉴定学的知识是我国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人们在大自然中寻找、认识、辨别药物的过程,就是最原始的中药鉴别的过程,例如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药鉴定学的知识随着我国药物的起源而产生,随着药物的发展而发展。《中药鉴定学》作为学校中的一门课程始于50年代。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中药鉴定中,当前我国的中药鉴定学研究是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分析方法,加强对中药真伪优劣及质量标准化研究;注重本草考证及传统鉴别经验的总结;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及品种保护研究;开发中药新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分离鉴定研究;以及中药指纹图谱鉴别和计算机分析研究;中药生物工程研究等。
《生药学》的产生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拉丁名为Pharmacognosia是由希腊字“φdδodov(Pharmakon-药)和“γaψονs”(gnosis—知识)二字合成.合为“药的知识”之意。英文名为Pharmacognosy,其注释为:“研究未加工药物的科学”。生药学作为一门学科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诞生的。一般认为19世纪初叶德国学者T. W. C. Martius是这门学科的先驱者,Martius于1832年出版了“Grundr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正式使用pharmakognosie这一学科名称。至于中文“生药学”一词,见于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此系德文pharmakognosie的日译。我国学者赵燏黄1905年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时带回“生药学”一词。我国院校中于本世纪20年代始设立《生药学》课程,30年代才有编译成中文的《生药学》著作。我国现代生药学发展很迅速,其研究主要包括:生药学科的起源;我国生药的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国家药典规定的生药标淮规格及品质评价方法;生药活性成分和品质的关系;常用和重要生药的来源、形态、采制、产销、活性成分、鉴定特征、药理作用及功效等。
由此可鉴,《中药鉴定学》产生于中国,发展于中国,与中医药的发展同步前进;《生药学》产生于德国等欧洲国家,在本世纪20~30年代传入我国。二者学科产生的背景不同。
2.研究对象的异同
2.1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为中药。即指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植、动、矿物及其简单加工品,多数为国产的、少数为进口药物。
《生药学》的研究对象
《生药学》的研究对象为生药。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欧美等国的生药学研究一般不包括矿物药,即仅为来源于植、动物的药物及其简单的加工品。而我国著名生药学家徐国钧等认为:“生药就是药材,极大多数生药都是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稍有不同的是,生药一般还包括本草未有记载,中医不常用而为西医所用的生药(如洋地黄叶、麦角),……”因此,我们认为《中药鉴定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对象不尽相同,但在具体研究品种中又有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同中有异、异中存同。
3.研究方法及侧重面的异同
《中药鉴定学》研究方法的侧重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是在我国人民传统中药鉴定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药学现代研究的显微、理化、生物测试等多种分析技术和方法结合而成的,传统性状鉴别的经验和方法在中药鉴定中曾经并仍将继续发挥较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等基层医药单位更是如此。
《生药学》研究方法的侧重
国外《生药学》的早期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依靠外形和气味鉴别等。但随着现代生药学研究的发展,目前发达工业国家中生药资源的形态学、组织学研究已基本完成。生药学研究的侧重正逐渐转向以化学理论为基础的生源、生物合成途径,注重于植化、生物合成及高新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医保医师协议签约承诺.doc
- Xx医生主要事迹.doc
- XX医院患者姓名纠正证明.doc
- XX医院死胎、死婴处理知情同意书.doc
- XX医院职能部门督查记录表.doc
- xx县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入户随访登记表.doc
- XX村第X卫生所医疗机构执业期间业务开展情况.doc
- [产后靓汤]黄豆猪手汤.pdf
- [外科学]腰椎间盘突出常有体征.doc
- [手术记录]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doc
- 《2025年杂粮即食化产品消费者信任报告:社区团购渠道品控与品牌建设》.docx
-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多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油菜籽深加工行业投融资项目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眼镜在工业自动化中的解决方案报告.docx
- 2025年职业教育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绿色技能培养.docx
- 2025年LED照明产品智能化升级市场前景.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北京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花生深加工行业融资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服务业美术培训机构课程创新与行业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软件CAD系统国产化市场前景评估.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