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这种溶质趋于均一的弥散现象的运动定律,遵循物理学上的Fick定律: Ji=DiA×(△Ci/△x)△x-0=DiAdCi/dx Fick定律描述了在某距离(dx)内,溶质i 的弥散通量Ji与弥散面积A及浓度 Ci 成正比;Ji 的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即溶质的传递方向由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迁移。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溶质的这种弥散现象,不仅在均相,即均匀的溶剂中存在,在不同的相间,即使用一个半透膜(能通透溶质和溶剂的膜)将溶质分割成两部分,溶质也能跨膜丛高浓度测向低浓度侧弥散,这样一个跨膜弥散过程称作透析过程。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发展起来的。在溶剂中溶质弥散进行传质,溶质受到的传质阻力是溶剂造成的。跨膜弥散遵循能量守恒与Fick定律,即透析过程溶质从血液侧经过半透膜到达透析液侧,溶质要克服血液侧溶剂、半透膜以及透析液侧溶剂三层传质阻力方能从血液侧到达透析液侧。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由Fick定律得出的几个结论(指导临床): ?透析过程的溶质传质阻力主要在血液一侧。因此,增加血液流率,改进血液侧流动状态,有助于降低血液侧传质阻力,既可以在不改变透析器的情况下提高透析效率,缩短透析时间。使用高流量透析器,由于血流速率高,则更利于缩短透析时间,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与效果。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半透膜的传质阻力与膜的厚度正相关。降低透析器空心纤维的厚度,有利于提高透析效率和缩短透析时间。 ?血液中溶质i的浓度与透析液中溶质i的浓度相差越大,即浓度梯度越大,则利于提高透析效率缩短透析时间。 ④膜面积影响透析效率,相同条件下膜面积越大则透析效率越高,透析时间可以缩短。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二、对流与滤过: 滤过的定义: 用一个滤过膜将血液和滤过液分开,膜两侧有一定的压力差,血液中的水分再负压吸引下有血液侧对流至滤过液侧,血液中一定分子量的溶质也随着水分的传递从血液进入滤过液。这样一个跨膜对流传质的过程,称为滤过。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滤过的基本原理: 血液滤过模仿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原理设计,将患者的动脉血液引入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并与肾小球滤过膜面积相当的半透膜滤过器中,当血液通过滤器时,血浆内的水分就被滤出(类似肾小球滤过),以达到清除潴留于血中过多的水分和溶质的治疗目的。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由于流经滤过器的血流仅有200~300ml/min(只占肾血流量的1/6~1/4),故单独依靠血流产生的压力不可能滤出足够的液量,需在半透膜对侧由负压泵造成一定的跨膜压,一般限制在66.66kPa(500mmHg)以内,使流过滤器的血浆液体有35%~45%被滤过,滤过率达到60~90ml/min(约为肾小球滤过率的1/2~3/4)。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血液滤过的溶质传质速率,与膜两侧的压力差成正相关。 血液滤过器的性能是影响血液滤过溶质传质速率的关键。 血液的血细胞比容、血脂的含量影响对流传质速率。 前稀释对流传质速率高于后稀释,但总清除率低于后稀释。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三、吸附与灌流 血液灌流:血液和吸附剂直接接触,溶质分子通过生物亲和力、静电作用力和范德华力被吸附剂吸附的过程。 * 血液透析基本原理 由于材料的分子化学结构和极化作用,许多材料表面带有不同基团,在正负电性的作用下,许多物质可以被材料表面所吸附。 一些膜材料的表面的亲水集团可以选择性的吸附蛋白质、药物及有害物质。将材料制成具有大孔、中孔及微孔道结构的球形吸附剂,采用微囊进行包膜。血液中的溶质直接与吸附剂表面接触,经弥散通过囊膜进入吸附剂的大孔、中孔,最后进入微孔,在静电作用或范德华力作用下被吸附。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