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优秀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感受诗人对祖 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看大屏幕,看谁能说出这几句诗评价的是哪 位诗人。 草堂传后世,诗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学生回答:杜甫 二:简介作者: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学生介绍 谁能杜甫: 字,子美, 自称少陵野老, 后人称他为杜少陵,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称诗圣; 其诗被喻为 “诗史”, 与李白齐名, 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新 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 吟诵杜甫诗歌 谁能说出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小学学过的也行。 我给大家整理了,谁能吟诵就站起来吟诵。温故知新,我 们 刚才吟诵的这几首诗都写于安史之乱,属于杜甫晚年作 品,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年轻时写的一首诗, 《望岳》 四 点开吟诵平台看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 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大家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 景,这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以后。 此时 ,诗人正“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 当他游历到山东 ,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 写下了这首 《望 岳》诗。 五:了解文体点击平台“文” 点击平台看诗的体裁,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古体诗有 什么特点呢?点击“吟诵百科”了解古体诗特点 《 2、古诗按体裁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望岳》是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古体诗虽然唐代也有,但 基本保留了唐以前的诗体风格, 因此唐朝人称此为古体诗或古风。 古 体诗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也有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夹杂长短句 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出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 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节奏)方面看,一般四字为二 二式, 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 五言古诗的朗读节奏是 221 或者 是 212 , 六 朗诵诗歌 1、知道了古体诗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 大家读读看 221 和 212 哪个节奏更合适。 1 老师朗读 现在老师读这首诗,大家注意字的读音和节奏, 老师提示读准一下字音: 岱宗(d ai ) 未了( li ao )决眦(z 1)曾云(c印g )簪(z 6 ) 2 学生齐读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注意字音和节奏 师: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发挥丰富的想象,形象表达作者充 沛的情感, 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 吟诵诗歌更能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现在我们让 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点击“吟”看吟诵符号, 根据吟诵符号吟诵一遍,再看吟诵谱吟诵一遍 五:整体感知 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解释下 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 1)岱宗夫如何 ( ) (2)齐鲁青未了 ( ) (3)决眦入归鸟 ( ) (4)会当凌绝顶 ( ) (5)家书抵万金 ( ) (6 )浑欲不胜簪 ( ) 六,合作探究 1.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来? 2.诗题叫《望岳》 ,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 “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 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 ,“割”字用的好, 历来被人称道,试着分析它的妙处。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歌流露出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2).远望泰山,说泰山横跨齐鲁大地,绵延广阔 近观泰山雄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 细看泰山,表现在泰山面前深为之震撼和陶醉的 感情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是作者由望景而产 生了登临的愿望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 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 “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 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3)钟-- 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 情有义。割 -- 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来的阳光像被一把硕 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 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 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 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七)读人生 通过对《望岳》的学习,想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 的启示? 小结:诗人热情的赞美的泰山的神奇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