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码页码页 / 共NUMPAGES 总页数总页数页
念奴娇也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几个问题
【--考试祝福语】
2001年9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t.2001第38卷第5期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01.38no.5
也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几个问题
赵逵夫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70)
[摘要]本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历来有争论、至今看法不一的几个问题阐述了己见,看起来是断句和词语诠释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对作品构思的理解、主题的把握,及创作背景、作者创作心理的认识。词作为一种特殊诗体,也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特征,在对词的断句和分析中,不少人忽略了这一点。故本文所谈问题,对词的分析、鉴赏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苏轼;赤壁怀古;词[中图分类号】1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01)05—0010-0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几个问词律的作品会变得不合词律;同一词牌的作品在格
题,50年代在一些报刊上就已经讨论过一
律、句式上会变得一首和一首不同)。后者只是次。近见《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徐乃
照词谱简单地用逗号、句号断开,也难免会为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五辨》和出现削足适履的情况。诗词作品的语言顿同2000年第5期上的四篇争鸣文章④,似乎有音乐顿不一致的情况常常有。朱光潜先生些问题今天仍然没有解决。我觉得对这些问《诗论》中《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题如果只是就事论事从词语的训释和语法、(中):论顿》一章谈到顿与句法时说:“中句式等方面考虑,难以得出正确答案,因而国诗文旧有句读的分别。‘读’读如‘逗’,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还应考虑到词这种体近于本篇所谓‘顿’,但与‘顿’稍有不同。裁的特征,考虑到作品构思、结构上的系统‘顿’完全是音的停顿,‘读’则兼为义的停性与完整性。当然,还首先要根据作品的背顿。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景和作者的创作心理正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君子好逑。’偶句为‘句’,奇句则从前人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按词谱,“我”认为‘句’而实为‘读’。……不过严格说字应属下,唯“笑”字后以加顿号为宜。与起,中文的‘读’从古代起似就偏重音而不此情形相同的有上阕的“浪淘尽”、“人道甚重义。”朱先生举的大量例句中,于词有是”同后半句的关系,下阕的“谈笑间”同“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后半句的关系。这几句,有的书径与后半句《青rill))、“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连为一句,不断开;有的加逗号。前者完全《满庭芳》)、“算只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用标点散文的办法标点词,看似合乎语法规(姜夔《长亭怨慢》)、“一声声是,怨红愁绿”律、语言习惯,其实也有问题(如:本来合乎
(周邦彦《忆秦娥》)等。朱先生说,这些句子
[收稿日期]2001.05.02
[作者简介]赵逵夫(1942一),男,甘肃西和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0
万方数据
的顿“都于词义为不通,于音律为必要”。目前不同书中对同一首词的断句每有不同,就是因为将词曲的顿(音乐的顿)同散文的顿(语言的顿)混同为一。词中有些“句”(严格说来只是一顿,还不是一个完整句子)的含义,应联系上句或下旬来读。所以,不能认为其断句方式不同,意思就一定不同。有的同志以为苏轼此句词中“我”字应属下,因而就认定“多情”是名词,并以为是指周瑜,这是不妥当的。
徐乃为先生以“故国神游”之“神”为“周瑜的神灵”,将“故国”解释为“故地”,似也不合诗意(其对梁肃《周公瑾墓下诗序》理解上的错误,黄崇浩先生已指出,此不多谈)。我以为“神游”不是就空间言,而是就时间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神思作为一种心理现
象,包括两种情况,苏词这里是“思接千载”,而不是“视通万里”。以前之论此词者,全只在后一种情况的范围中苦心搜求,各出新意,或释作“精神来游”,或释作“梦魂来游”,或释作“在感觉中好像曾前往游览”等等,都难免与全词之意龃龉难合
(因诗人已在赤壁,既非想象,也非虚幻)。词的
上阕由“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引起以下怀古的内容。紧接着“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即切题,为以下写对赤壁之战和周瑜英雄风姿的想象作铺垫。“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诗人眼前所见景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