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docVIP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勤奋好学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美好品质 ,很多四字成语就是出自 刻苦学习的典故,古代的人有什么勤奋刻苦学习的故事呢 ?下面是学习 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刻苦 学习的成语故事篇 1:悬梁刺骨孙敬是西汉人, 幼年时父亲死去, 家里 很穷,但他立志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孙敬读起书来不分昼夜,十分疲劳,晚上读书时常打瞌睡。 为了预防自己睡过去,他用绳子将自己的头发吊在梁上。 每当他低头打瞌睡时,就会因头发被紧紧拉住而疼醒。 这样,就不会因打瞌睡而影响学习了。 孙敬凭借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长大后成了 西汉的大学问家。 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勤奋读书的故事历来被人们颂扬和学习。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 金难买寸光阴。 在平常的学习中,你做到珍惜时间了吗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篇 2:凿 壁 借 光匡衡是西汉人,幼年时十分喜欢学习,常常手不离 书。 可是,他家太穷,连买灯油和蜡烛的钱都没有,晚上无法读书。 为此他十分苦恼。 匡衡的邻居是个富户,他家晚上灯火通明。 他请求到邻居家借光读书,可是被拒绝了。 怎么办呢?这天,小匡衡终于有了主意:在墙上打个洞,灯光不就 可以从洞孔里照过来吗 ?于是,他拿来一把凿子,偷偷在墙壁打了一个 洞。 这样,匡衡每天晚上在洞孔下借着照射过来的光线,努力读书学 习。 匡衡借着隔壁漏过来的灯光看书, 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 !看看匡衡, 想想自己,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好好珍惜。 只要我们发扬匡衡凿壁借光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将 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篇 3:闻 鸡 起 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 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青年时代,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俩人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希望共同建功立业,复兴晋国一 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 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不这样想,这是在催促咱 们起床练剑啊。 刘琨欣然同意。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 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 ;刘琨做了都督, 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祖逖为了使自己能够早起练习武艺,就以雄鸡报晓的方式提醒自 己起床习武。 后人以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比喻有志之人,能够及时奋发自励。 人生在世,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勤奋苦练。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篇 4:韦编三绝春秋时的书, 主要是以竹 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 上面写字。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 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 连起来才能阅读。 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 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 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 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 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文档评论(0)

150****0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