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行业资料:________ 压缩机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压缩机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本工段管辖范围基本情况及危险品种类、特性 合成车间压缩机组岗位包括一台合成气压缩机、一台氨压缩机,存在危险品的介质主要有:合成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氨、氮气、中压蒸汽系统、油系统。 1、合成气:H2/CO、H2/CO2 存在部位:1331工段新鲜气、循环气系统 物化性质: 氢气为易燃易爆物,氢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自燃点570℃,爆炸极限4.0~75.6%,分子量小,易集聚在设备上方。一经点燃,将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链式反应而发生爆炸。即使在磨擦、金属碰击的情况,也可将其点燃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重0.967,几乎不溶于水。它是一种非蓄积毒物,其吸收与排出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失眠、血压不稳、恶心、呕吐等状。 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高浓度时略带酸味。比重1.524,沸点-78.5℃(升华),吸入8~10%的二氧化碳,除头昏、头痛、眼花、耳鸣外,还有气急,脉搏加快,无礼,血压升高等状况,重症急性发作都在几秒种内,表现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者缩小,大小便失禁等。 2、氨 存在部位:1332冰机系统、液氨储槽及附属管线 物化性质:氨,分子量17.03,为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重0.597,熔点-77.7℃、沸点-33.5℃.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成碱性。它属于低毒类,对为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氮气 氮气为无色、无味、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惰性气体。吸入高浓度氮气即产生缺氧状态,会窒息死亡。 4、蒸汽 存在部位:1331、1332工段蒸汽透平系统及管网。 存在量:100%蒸汽或热水。 危害:烧伤等。 (二)日常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日常操作操作维护应严格按照《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氨压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谨防误操作引起事故。在运行、停车、开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安全技术规程 (1)本工段已形成详尽的操作法,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法进行操作。 (2)改变或调整工艺指标,必须逐一上报审批,并经下达后方能进行,不得随意调改。 (3)严格工艺指标,严格按操作法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维护。严格按有关规定控制好升温、升压、加负荷速率。 (4)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监控及调节工况,不能擅自离岗或干与本职工作有冲突的工作。 (5)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事故,应首先切断介质来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急救。 (6)汽轮机是高温、高压设备,注意蒸汽泄漏烫伤事故,蒸汽系统保温齐全,支架、吊架牢固。 (7)消除油系统漏点防止油泄漏至蒸汽管线和设备上后发生着火事故。 (8)暖管和冲转、开车过程中,杜绝发生水击事故。 (9)各类联锁,声光报警,安全附件未经审批不能随意解除或切断。 (10)不准踩踏及抓靠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设施,尤其是热力管网及冷冻管网。 (11)对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保持清醒认识,作出合理果断判断。 (12)交接班及巡检要进行仔细认真,不该交接的不能顺从,并严格手续。 (13)开车工作按指令根据操作法逐步进行,逐步确认,不具备条件不赶进度,条件具备不失时机。 (14)开车前根据操作法检查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流程畅通。开车过程中严格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观察过程是否与机理吻合,运转设备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做适当处理。 (15)热态开车时应先投入轴封蒸汽后投入真空抽气,防止转子因冷空气的抽入而受热不均造成变形。 (16)冷态开车时透平缸体导淋必须打开,防止缸体受热不均。 (17)运行期间注意观察冷却器出口工艺气体温度,防止冷却器泄漏,造成设备损坏,系统失衡。 (18)应严格执行“升压先升速,降速先降压”的原则,关闭防喘阀时由低压到高压,开启防喘振阀时由高压到低压依次进行。一旦外系统出现波动,防喘振阀门应首先采取手动控制。(19)发生紧急问题要按照实际情况,作出迅速判断,从而根据《事故预案》作出相应合适的处理,要保持清楚判断,确保问题不扩大化,损失减小到最少。 (20)停车时按照停车方案、步骤进行,停车过程中应注意做好相关仪表、联锁的状态确认工作,停车过程保持中控、现场、工段之间、上级部门的联系。 (21)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操作法规定,防止串压、超温现象发生,并做好记录工作。 (22)机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