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道家人生智慧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第 PAGE 1页,共5页
浅谈道家人生智慧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文章摘要】自老子创立道家以来,以“道”为核心的思想影响中华文化千年之久,有关“道”的人生哲学也深刻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道家智慧蕴含着大量对人生的洞察与探讨,即使放在现今社会来看,也有相当强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老庄哲学中体现的人生智慧,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道家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人生观;大学生
导言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以一本仅有五千言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同时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然而仅仅就是这一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幅散出无数对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影响深远的经典名句和哲学道理。由此看来,即使道家从创建时间上来看已是封尘之物,其思想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却是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对道家的人生哲学进行探讨和研究,也是意义深远的。对于生活在当代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若能就道家思想而“取其精华”,必能对生命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活出更有价值的人生。
道家的人生哲学
道家理论的核心是本性自然的“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从人的自然性着眼,视人文礼乐为对自然和人类本性的破坏,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通过效法自然,返朴归真,以实现精神自由的逍遥人生。
自然无为,安时处顺
“自然”和“无为”是道家思想的理论重心。“自然”,是指不加人为强制的本然状态,是不着人为、自然化生的意思。“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解作顺应、尊重客观规律,不强作妄为之意。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家对社会和自然的洞察、研究,都力图采取客观的视觉和冷静的态度。
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解外界力量的阻碍,排除外在一直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他本身具有的可能趋向而运行。而“无为”的观念则是对“自然”益于的写状。这一观念运用到统治者身上,是要消解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已阻止对于百姓权利的胁迫、并吞;对于人民来说,是让他们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另外,还可以从养生的角度出发,理解为顺合生命发展的过程与规律。可见,“自然无为”四字看似平凡,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值得人们去挖掘和思考。
物极必反,贵和有度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支配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而事物对立的双方又各自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是“道”的永久不变的运动规律。正因为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为了避免事物向不利的方面转化,故必须防止走极端,做到“贵和有度”。“和”即和谐,“有度”即适度不过分,这四个字即是说:要去除极端、奢侈和过分的行为,以保持事物内部的动态平衡,才能防患于未然。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哉。”[1] 《老子》第九章大致意思是万物不能长久,功业既成,引身退去,是自然的规律。中国历代官场上的许多智者都信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两句话。正因为认识到这种祸福相倚的关系,并能预作安排,所以能够明哲保身,避免灾祸。范蠡隐退做富豪、文种痴迷终被害;张良装病学神仙,韩信功成身遭诛。历史上种种事例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诚然,以当今社会来说,“弱肉强食”、“胜者王,败者寇”的规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且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的人少之又少。但不可否认,“贵和有度”这一思想确实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为人处世原则,时刻提醒我们做事不可极端、凡事
[1] 《老子》第九章
柔中有刚,以柔胜刚
“柔弱”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老子认为,“柔”是制胜与成功的关键,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处于上位。就好比石头坚硬,水滴柔软,但水滴可使坚石为之洞穿;蝼蚁柔弱得微不足道,大坝坚硬得与滔滔洪水相抗衡,但柔弱之蝼蚁却能是大坝千里溃决——简而概之,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2] 《老子》第四十三章
[2] 《老子》第四十三章
中华文化中对于“柔”与“刚”的有着深湛的辩证认识,老子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老子的“柔弱”观包含着以柔克刚、刚中有柔、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等许多丰富的内容,所有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万物需以柔渗刚,以柔化刚,才能制胜成功,始终充满生机。作为个体,每个人总希望能成长起来,强大起来,这是由柔弱而至强大;但坚强如转为刚愎,或变为逞强,则祸根已伏,与“死之徒”相去不远。世上有无数事例可以说明这一道理,但是这一道理又为无数人所忽视。需要强调的是,老子所说的柔弱,绝不是要人们软弱无能,而是处世立身行事要柔顺天道,迎合事物发展规律,不是硬拗乖戾、刚愎自用,而是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崇俭节欲,力戒奢侈
道家将俭啬视为立身处事所必须持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卷III 理综】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pdf
- 【全国体育单招】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数学模拟检测含答案.doc
- 【全套CAD图纸】自动引导小车(AGV)的结构设计.pdf
- 【全套真题扫描版】邵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pdf
- 【全套真题扫描版】邵阳市2018年中考英语试卷.pdf
- 【热血、汗水和眼泪】丘吉尔二战著名演讲.doc
- 【人格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doc
- 【人教版】2019届PEP六年级毕业考试英语模拟试题(小升初专用)(5)(含答案).doc
- 【人教版】2019年秋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基础练习: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doc
- 【人教版】初中地理思维导图(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