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装饰 课程讲义 釉下五彩瓷溯源.docVIP

釉下五彩装饰 课程讲义 釉下五彩瓷溯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釉下五彩瓷溯源 釉下五彩瓷发展简述及定义   1.釉下五彩瓷发展简述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突破了自唐代始千百年来由长沙窑创制的釉下单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单色彩绘之风貌,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是我国瓷器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经历了一下发展阶段。 ①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②1905年,清政府官员、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和清大学士、醴陵人文俊铎上书万言呈请清政府在醴陵创办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改良醴陵瓷业。其中提出了发展醴陵瓷业,积极推广“一立学堂、二设公司”的主张,光绪三十年,清政府批准呈文,拔库银1.8两创办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醴陵瓷器开始由土瓷向精瓷转变(如图1-1、图1-2、图1-3)。醴陵瓷业由此积极引进人才、改良工艺,促成了醴陵多种金属氧化物的高火性釉下彩瓷颜料的研制,创造了釉下五彩瓷。制作釉下五彩瓷器先用墨勾线,然后用桃红、海碧、金茶等几十种釉下颜料,采用“平混”、“接色”、“深浅”、“罩色”分水技法彩绘于坯上,经罩釉高温烧制而成,烧后墨迹挥发,呈现白线彩色花纹。 图1-1 墨竹瓷瓶 (清宣统年间作品 湖南瓷业公司出品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图1-2 釉下五彩山雉花卉瓷瓶 (清末年间作品 湖南瓷业公司出品 现藏湖南于省博物馆) 图1-3 釉下五彩竹雀纹茶壶(清代年间作品)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熊希龄是个著名人物。于清朝同治九年(1870)出生于湖南凤凰县,所以常被人们称为“熊凤凰”,另外有表字叫秉三。熊希龄青少年时代即“素有才名”,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随后选翰林院蔗吉士,时年22岁(如图1-4、图1-5)。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月,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在光绪皇帝“兴学堂,开言路”的思想指导下,支持熊希龄与谭嗣同一道在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图1-6)。熊希龄任学堂提调,掌管学堂行政事务,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这所学校坚持以维新思想为办学宗旨,培养出一批思想先进的维新志士。著名的护国讨袁将领蔡锷,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时务学堂是熊希龄参与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事件后,清政府迫于列强压力,答应在全国开放市场,便于洋人通商。湖南从岳阳起渐至长沙、湘潭、常德等地陆续对外开为商埠,于是大批洋货倾销内地,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对湖南更加进行疯狂地的经济掠夺。其中瓷器以日本、英国居多,大量运往中国,挤占市场。直到现在,有时仍能见到日本、英国的一些产品。当时外货的涌入,致使湖南省内各业纷纷遭受打击。醴陵土瓷业所受冲击更大,正如熊希龄所言,“近年以来,土货滞销,窑户赔累几至歇业,皆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1904年9月,赵尔巽离湘后不久,熊希龄赴日考察教育和实业,实际以重点考察日本瓷业为主。赴日期间他见到了杨度和梁启超这两位老朋友。他们不约而同支持熊希龄兴办实业,造福家乡百姓。 图1-4 年轻时的熊希龄 图1-5 老年时的熊希龄 左起:叶觉,谭嗣同,王史,欧渠甲,熊希龄,韩文举,唐才常、李维格。 图1-6:长沙时务学堂部分教习合影 ③ 1909-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质地精良、润泽清雅、色丰彩腴、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先后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图1-7)。从此,醴陵釉下五彩瓷蜚声海内外。 图1-7 釉下五彩巴拿马瓶 1956年,在毛泽东主席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拨款800万元建成醴陵窑。原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陶瓷研究所聘请名师,传授技艺,使停产25年之久的釉下五彩瓷得以恢复发展(图1-8)。  图1-8 釉下五彩瓷罐 ④1959年国庆10周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器被选为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和工人体育馆用瓷,首都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的胜利杯也是由醴陵烧制的(图1-9、图1-10)。 图1-9 毛瓷胜利杯 图1-10 民国 醴陵窑釉下五彩山水印章 ⑤1964年国庆15周年,醴陵又成批精制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宴餐具和国家礼品瓷。随后,毛主席的专用餐具、天安门城楼用瓷、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都指定由醴陵生产(图1-11、图1-12)。 图1-11 国宴用瓷玉兰茶具 图1-12 国务院用瓷 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曾多次为毛泽东主席生产生活用瓷,称为“红色官窑” (如图13)。 图13 红色官窑窑址 图1-14、图1-15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于1974年生产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的车间外貌。该车间当时称为“三室”。 图1-14 毛瓷车间外貌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