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项目工程综合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Hunan Technical 毕业设计结果 课题名称:湖南省平江县秋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姓 名: 龙 泽 锋 专 业: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班 级: 09级水建一班 学 号: 20XX020XX023 指导老师: 蒋 买 勇 水利工程系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秋湖水库在汩罗江支流芝麻河中游秋湖水上,枢纽座落于平江县安定镇高坪村,集雨面积21.8km2,正常库容875.53万m3,总库容1060.52万m3。设计浇灌面积1.1万亩,是一座以浇灌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效益中型水库。水库建于1958年,原设计坝高25m,1959年完成坝高22m,1964年完成坝高25m,1971年加高至34m。洪水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校核,枢纽工程由主坝、溢洪道、浇灌兼发电引水洞等建筑物组成,工程等级为Ⅲ等,关键建筑物等级为3 级。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4m,坝顶高程148.20m,坝顶宽4.0m,坝顶前端设1.0m 宽,1.2m 高防浪墙。上游坝坡分三级,各级坡比分别为1:2.0、1:2.4、1:3.4,下游坝坡分三级,坡比分别为1:1.8、1:2.5、1:2.8。溢洪道在主坝右端,为自由溢流宽浅式溢洪道,进口为侧槽式,进口宽50m,侧槽宽14m,进口底板高程144.20m,宽浅式进口和侧槽连接处有一垂直高坎。消力池消能。浇灌兼发电引水隧洞在大坝中部,内径1.1m,长158.20m,闸门安装在涵洞中部,型式为平板钢闸门,垂直式闸门井设在坝顶,闸门启闭靠人工操作。 1.2 水文气象 平江县属亚热带润湿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依据平江县气象站气象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2℃,多年平均风速2.6m/s,主导风为西北风,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7m/s 1.3 工程地质 (1)秋湖水库坝址在安定镇高坪村艾家桥芝麻河峡谷处,右岸山势较雄厚,冲沟较发育,山顶高程225m~230m,山坡较缓,坡角38°~45°,局部达50°,大面积残坡积覆盖,植被条件很好,无异常不良地质条件,自然边坡稳定;原大坝处右岸为向左岸凸出小山丘,山丘高程135m~148m,后经加高连成坝体。左岸地形为一条带形山脊,山脊左侧为鲁源洞冲沟,右侧为芝麻河,山顶高程150m~200m,山坡较陡,坡角45°~55°,残坡积覆盖层较薄,植被条件通常,坡面整齐,自然边坡稳定。河流在坝区段呈“Ω”形弯曲,水流绕右岸山包(180°)向左岸冲刷,左河床基岩裸露。原河床高程124m 左右,河宽30m~50m.溢洪道在右岸,地形原为稍低矮马鞍形,地面高程146m 左右,堰顶宽约20m。 (2)坝区地层岩性 坝区出露地层关键为中元界冷家溪群第三岩组(Pt2ln3)变质岩系及第四系松散堆积体。地层岩性由新到老为:第四系(Q)人工堆积(QS): 成份为粉质粘土、碎石夹粘土,碎石为风化板岩,强~全风化,关键为大坝填筑土。冲积堆积(Q4al): 为砂卵砾石层,分布于库内及下游河床。残坡积堆积(Qedl)岩性为风化碎石夹粘土,碎石为风化板岩。大面积分布于两岸山坡。冷家溪群第三岩组(Pt2ln3)为坝区关键岩组,岩性为青灰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夹薄层状泥质板岩,风化后呈黄褐色。粉砂质板岩较坚硬致密,抗风化能力强,性脆;泥质板岩较软弱,风化后常呈软弱泥化夹层。 (3) 坝区地质结构 坝区地质结构较简单,无区域性大断层经过。因为地层古老,经受频繁结构运动,致使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岩层扭曲褶皱较强烈,左右岸边坡岩层中常有小扭曲现象。岩层走向N20°~60°W,倾向NE(倾左岸偏上游),倾角30o~55°,斜切河床。 (4)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岩石风化破碎,薄层状泥质板岩较软弱,易风化形成软弱泥化夹层,尤以两坝端表现较为突出,依据钻孔资料,ZK1及ZK6均发觉多条泥质页岩软弱夹层,通常厚3~5cm,最厚达20cm,但对本工程影响不大。两岸山体岩石风化强烈,依据钻孔资料,左岸比右岸风化强烈,左岸强风化下限深度为15~23m,弱风化下限深度20~34m;右岸强风化下限深度为8~13m,弱风化下限深度12~20m。因为浅层岩体较破碎,通常在弱风化带以上岩体中,岩石透水性较强,相对不透水层在弱风化带下部。区内新结构运动呈缓慢间歇性上升趋势,无区域性活动断裂,属相对稳定地块。依据20XX年版《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基础烈度小于V1 度。 1.4质量要求 本段工程质量要求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