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霞山实习报告
篇一:丹霞山地貌实习报告
丹霞山地貌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掌握丹霞地貌的形态特征,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及外力作用对丹霞地貌形成的影响。学习野外地貌观察的方法,提高野外视野。
实习时间: 20XX 年 5 月 4 日
实习地点:韶关市丹霞山
实习内容
构造台地:
丹霞山在距今亿至 7000 万年间,那里曾是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后来盆地发生了多次的间歇上升,在流水的侵蚀下,丹霞盆地的红层被割成一片片红色的山群,而有些地层被抬升起来后形成了构造台地。
(构造台地 )
如上图为典型的构造台地,可见分为明显的两层,上层为砂岩,下层为砾岩,砂岩层岩性较软,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呈现出红色,且微微向内凹陷,而砾岩层岩性叫硬,受侵蚀作用较强,呈现出黑色,且微微向外凸出。
峰林地貌
丹霞山在距今亿至 7000 万年间,那里曾是一个巨大的
内陆盆地,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后来盆地发生了多次的间歇上升,在流水的侵蚀下,丹霞盆地的红层被割成一片片红色的山群,而其中有些台地破碎后形成峰林地貌。
石柱(图片来自互联)
石峰(图片来自互联)
如上图为典型的峰林地貌,是因为在地层抬升过程中,由减压节理所形成的外侧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地貌的初期样子,后来在流水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现在的地貌。
谷地地貌
(一线天)
如上图为典型的巷谷, 一线天两侧的崖壁坡度几乎为 90 度,在崖壁的两侧可看到流水痕迹,由此可以推断出在一线
天的发育初期,岩壁表面应有一道垂直的裂隙,后来受到风力的侵蚀作用,裂隙不断向里面凹进,再加上湿润的气候,存足的降水,流水加剧了裂隙的侵蚀,到后来就形成了现在的一线天地貌,其中风力侵蚀应为主要原因,但流水侵蚀作用也不容忽视。
如上图为典型的峡谷地貌也是谷地地貌的一种,应为巷谷地貌长期受到 流水与风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峡谷地貌。
篇二:
韶关学院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别: 丹霞山地质与地貌实习 院(系):旅游
与地理学院地理系 专业班级: 20XX 级地理科学班 学生姓
名: 学号: 实习单位: 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 实习时
间: 20XX年 5 月 10 日
校内指导教师姓名: 左盘石 、罗莹华、李航飞 实习报告评分: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丹霞地貌的形态特征,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及外力作用对丹霞地貌形成的影响。学习野外地貌观察的方法,提高野外视野。
二、实习内容: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部,
290 平方千米。
在距今约亿年到 7000 万年前,丹霞山区是一个内陆大
型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地质。到距今约 7000 万年以后,地壳上升面逐渐接受侵蚀。在距今 600 万年以来,盆地发生
多次间歇上升,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盆地的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类似于丹霞山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碎屑岩地貌
被称为“丹霞地貌”,就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这里的丹霞地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是这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丹霞山在地层、构造、
地貌表现、发育过程以及自然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
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
地貌的研究基地、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基地。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将更好地保护作为世界上
一类地貌命名的典型地质地貌遗产,使之能够为人类永续利
用,成为世界上丹
霞地貌永久的科研与科教基地,并对于发展旅游、推动
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长期效应。
1、丹霞崖壁
丹霞崖壁的物质组成:下部以砾岩为主,上部以砂岩为主,上部砾岩以上的砂岩大约 8 米厚,以下为巴寨段,以上
为锦石岩段,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为粗 - 细 - 粗的间隔分布,物质组成年龄大于 7000 万年,白垩纪,岩层发育为水平层
理。整个岩壁呈红色或浅红色, 其中氧化铁的含量大约 5‰。
由此可以说明整个崖壁形成环境是比较干热的。
整个崖壁高大约 100 米,倾角大约为 100o,成反崖,形似额头,所以我们称其为额状崖,发育以崩塌为主。崖壁存
在裂隙为垂直节理发育 (主要分布于砾岩层) ,越向下越宽,原因下层被掏空并且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容易被侵蚀。例
证:鳄鱼爬山,位于丹霞山锦石岩北侧,为垂直裂隙,与崖壁平行。由减压节理所形成的外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明显下降,是重力地貌中的错落现象,下错的岩块形似向上爬行的
鳄鱼,故称鳄鱼上山。
锦江是遗传河,是地壳抬升,河流镶嵌而形成的。
路边大石为层理发育,形成原因,因为其层理不是水平的且岩石构成与崖壁相似,从而可以推断是崖壁崩塌翻落而下,从而其层理为垂直层理。
篇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实习报告
专 业 12 地理信息系统 姓 名 黄远辉成 绩
学号日期
一、目的
考察丹霞山地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