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摘 要
近年来,从一级B 标到一级A 标的提标改造已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目标。根据主要污染指标TP 、TN 、SS 的去除机理可知,TP 和SS 可以通过生物
或化学或物理等多技术途径被去除,但在氨氮硝化完全的条件下生成的NO -N 在
3
水溶液中却只有通过生物技术去除。尽管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应用
于城镇污水生物脱氮的技术依然是消耗碳源的异养脱氮技术,碳源已成为制约生
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投加甲醇、葡萄糖或发酵物质等外碳源已成为污水处理厂
尤其是低碳源污水处理厂TN 达标排放或提标的重要保障措施。目前,污水处理厂
为了实现TN 稳定达标或提标,大多数采用了完全硝化模式,曝气池DO 远高于2
mg/L ,碳源有机物可以得到较彻底的氧化,活性污泥自养化衰减系数也处于较高
状态。显然,这种运行状态加剧了低碳源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源的匮乏程度,影响了
外加碳源的反硝化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重庆市某低碳源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
在现有基础上优化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等工艺运行参数,尽可能提高低碳源污水处
理系统的自身生物脱氮效率,在运行参数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于TN 提标
的外碳源投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① 适当降低好氧段溶解氧有助于生物脱氮效果的提升。试验结果表明,在进
水COD 平均为220 mg/L,TN 平均为57.3 mg/L 时,当好氧段末端溶解氧由污水
厂最初的2.5 mg/L 减小至1.5 mg/L 时,生物脱氮的去除率最高,由原来的62%提
升至70% 以上,出水TN 能够稳定达到一级B 标,最低可达到17.9 mg/L 。生物脱
氮的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好氧段同时硝化反硝化能力得到了提升。
② 在好氧段末端DO 控制在约1.5 mg/L,进水COD 平均为261 mg/L ,TN 平
均为52.1 mg/L 的条件下,当内回流比由180%分别提升至250%和300%时,TN 去
除率由优化前的60.8%提升至62.7%和66.5% 。出水TN 由优化调整前的平均20.5
mg/L 下降至18.7 mg/L ,最低可达到17.1 mg/L 。
③ 在好氧段末端DO 约为 1.5 mg/L,内回流比为300%,SRT 为25d 的运行
条件下,在污水厂生化池缺氧段投加外碳源。当进水COD 平均为229 mg/L,TN
为49 mg/L ,投加1.3 倍核算值的乙酸钠时,出水TN 最低能够达到3.29 mg/L ,TN
去除率高达91.4% 。投加等量葡萄糖时,出水TN 最低达到8.19 mg/L ,去除率约
为80%,投加效果不如乙酸钠。根据投加乙酸钠的试验结果核算,若要将日处理量
为9 万m³ 的污水厂每日削减10 mg/L 的TN,每日乙酸钠投加成本约为33653.7 元。
④ 在连续投加一段时间外碳源后,减少外碳源的投加量,系统仍能够保持一
周左右的高效脱氮。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约为190 mg/L ,TN 约为40 mg/L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夏季连续投加14 天外碳源后停止投加,仍然能够保持7~8 天的高效脱氮,相
比于未投加碳源时平均17.14 mg/L 的出水TN 和57.8%的去除率,停止投加碳源后
出水TN 可达到为3.17 mg/L ,去除率达到了91.5% 。但在冬季连续投加外碳源后
停止投加,出水TN 会迅速回升至 11.2 mg/L ,失去高效脱氮效果,投加外碳源时
会表现出比核算削减量更多的 NO -N ,故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外碳源投加量,在保
3
证生物脱氮效率的同时节省运行成本。
⑤ 在进水COD 约为190 mg/L,TN 约为40 mg/L 时,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
负荷由0.12 kg COD/(kg MLSS·d)提升至0.18 kg COD/(kg MLSS·d) ,连续投加14d
外碳源后停止碳源投加,出水TN 依然能达到2.20 mg/L,去除率高达94.4% 。按
照持续8 天高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图像总变分联合张量字典学习的能谱CT图像重建及材料识别研究.pdf
- 基于团队互动理论的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研究.pdf
- 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脆弱性评估研究.pdf
- 基于微结构过滤和介电泳效应的细胞分选微流控芯片及分选方法研究.pdf
- 基于微芯片的均一化巨型脂质体制备条件优化研究.pdf
-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协作式更新规划研究 ——以重庆城市老旧社区为例.pdf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IPD模式合作关系演化研究.pdf
- 基于乡村旅游的山地村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贵州省息烽县鹿鸣谷小镇为例.pdf
- 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对大学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pdf
- 基于小波函数的锚杆力学特性分析.pdf
- 基于谐波电流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策略研究.pdf
- 基于虚拟样机的有载分接开关典型故障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pdf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市N区为例.pdf
- 基于严格确证药靶信息的药物狭窄治疗指数及临床进展速率研究.pdf
- 基于颜色识别的POCT检测仪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样本分布学习与协同学习的帕金森病语音诊断方法研究.pdf
文档评论(0)